母亲怀孕两个月末,肚子里的"小孩"才有点样,从这时起,到婴儿出世这段时期叫胎儿期,这段时期,胎儿在母亲体内迅速成长。
胎儿期中,脑发展很快,胚胎发育到第4周即出现神经管,它膨大的头端将发育成脑,细小的尾端则发育为脊髓。第5周起,头端开始分化,以后发育为各种功能不同的脑。第7周出现纹状体;第10周,纹状体分出尾状核和豆状核。到5个月时,大脑半球形成,但表面还很光滑;6个月时,大脑半球表面的主要沟、回均已形成,大脑的额、顶、枕三叶已能分辨。总的说,胎儿期中,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首先发展,大脑半球虽也很快发展,但功能却远未成熟。胎儿期脑的发展为儿童出生后的心理发展准备了生理基础。母亲的营养、疾病、情绪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能够影响胎儿的发展,甚至导致个体出生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异常。中国古代即注意胎儿发展的环境影响,倡导"胎教",要求孕妇慎于喜怒,切戒盛怒、忧郁、惊恐等。而现代科学则重视从孕妇的心理卫生上保证胎儿的健康发展,使个体在胎儿期获得良好的成长,达到"优生"的要求。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由于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因此列为婴儿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此期间,小儿脱离母体转而独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此外,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感染延续存在,先天性畸形也常在此期表现。
从生后28天到1周岁为婴儿期,这个时期具有的特点为:生长发育比任何时期都快,生后3.5个月为出生时体重的2倍,周岁为出生时的3倍,身长为1.5倍,头围由平均34cm增长至46cm,神智发育迅速。
因婴儿期生长发育的要求,所需营养物质相对比成人多,但由于小儿发育仍未健全,运化能力弱,容易发生呕吐、泄泻、溶证等。因此,要注意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乳儿肺脏尤娇,易受外邪侵袭,易患肺系病证。如感冒,咳嗽等,要多加防治。
6个月以后的婴儿,由于从母体内所获得的先天免疫力逐渐减弱,常易发生急性传染病,要按时做好预防接种,小儿发病易发热化,易动肝风,常出现高热,易致惊风,甚或痰蒙心窍,神志昏迷等,治疗时要合理使用清热镇静,平肝息风药物。
幼儿期:3岁至6、7岁,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个体从3至6、7岁的时期。又称为学前期。幼儿期按年龄分为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和幼儿晚期(5至6、7岁)。
在幼儿期,个体的生理不断地发展变化,身高、体重在增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逐渐接近于成人,肌肉、骨骼越来越结实有力;更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成熟和发展。幼儿大脑重量在继续增加,3岁时为克,到6、7岁时能达到克。这时皮层细胞的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增多,并不断地髓鞘化;皮层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多,分析综合活动日益完善,皮层各叶相继成熟,皮层抑制功能迅速发展。这些,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儿头颅的发育与其它部位相比,处于领先地位。1~3岁内头围全年增长2厘米;以后直到15岁,仅增4~5厘米,达到成人的头围。出生时新生儿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岁左右小儿的胸围赶上头围;1岁后只12岁胸围超过头围。牙齿的发育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1岁时婴儿应出6~8颗乳牙;2岁半时20颗乳牙应全部出齐。颅囟的变化反映了颅骨发育情况。一般1岁半的幼儿颅囟都应闭合。
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仍稳定增长:体重稳定在每年增长2kg左右,身高稳定在每年5~px左右。比婴儿时期旺盛的食欲相对略为下降。从会走、会跳、会跑开始,接触外界环境相对增多。神经心里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趋向智能发展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交往增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多样化,易产生同情感、荣誉感、信任感,正确引导下,可逐步区别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
喜欢的话记得加白癜风医院重庆哪家好南昌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