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UCLA卒中中心的SaberH等人在美国NIS数据库中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究(1)轻症AIS住院治疗中预后情况的决定因素,(2)轻症AIS患者中使用静脉溶栓(IVT)和机械取栓(MT)的比例,医院方面相关影响因素,以及(3)IVT与轻症AIS预后的关系,相关结果已于年10月发表在《Stroke》。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众多大型研究表明,轻症卒中占全球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住院患者总数的1/2-2/3。而尽管症状不严重,仍有30%的轻症AIS患者在卒中后90天存在功能障碍。由于美国数据库近期才开始纳入NIHSS评分,故以前对美国范围内轻症AIS的发病率没有进行过研究,而且在美国轻症AIS的真实发生率和对预后的决定因素也尚未确定。有研究称,美国各数据库中NIHSS评分的分布与诸多基于狭窄人群的研究和临床登记研究的分布相似,NIHSS值与出院结果密切相关,这一结果支持用报告的NIHSS值评估卒中患者的出院预后。因此,来自美国UCLA卒中中心的SaberH等人在美国NIS数据库中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究(1)轻症AIS住院治疗中预后情况的决定因素,(2)轻症AIS患者中使用静脉溶栓(IVT)和机械取栓(MT)的比例,医院方面相关影响因素,以及(3)IVT与轻症AIS预后的关系,相关结果已于年10月发表在《Stroke》。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使用的数据来自美国最大的住院患者支付结算数据库NIS。主要结局是出院时的预后情况和住院死亡率。良好预后被定义为出院回家后无需家庭健康护理,这是一个与3个月时良好预后密切相关的指标。不良预后被定义为出院后到康复、护理或临终关怀机构维持生存或住院死亡。分析的其他结果包括住院期间急性肾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或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轻症AIS定义为NIHSS0-5,中重度AIS中定义为NIHSS6-41。使用标准化差异比较有/无NIHSS值记录的患者。>25%的标准化差异被认为是有意义的,10%-25%标准化差异可能是有意义的。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评估与轻症AIS患者再灌注治疗使用、良好预后、不良预后以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医院水平的独立因素。在多变量模型中,除了NIHSS外,医院相关的基线特征,这些特征从以前的研究中已知为有显著预测意义的,与再灌注治疗的使用和预后相关,患者相关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种族、NIHSS评分、房颤、冠心病、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衰竭、到达模式(急诊、院内转运),医院规模、医院地理区域。
研究结果
在年10月到年12月这15个月期间内,美国共有例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其中22.2%的患者接受了NIHSS评分评估。3个医院水平变量显示出潜在有意义的差异(医院、医院医院的NIHSS记录率较高)(表1)。在已记录NIHSS的AIS患者中,49.7%为女性,中位年龄71岁(IQR,60-81岁),NIHSS评分中位值为4(IQR,2-10)。在有NIHSS记录的住院治疗的AIS患者中,人(57.7%)出现轻症AI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评分0-5)。在这些轻症缺陷患者中,47.3%为女性,中位年龄69岁(IQR,59-79岁),NIHSS中位数为2(IQR,1-4)。下文中提及的患者主体均为有NIHSS记录的住院治疗的AIS患者。
表1.美国国家索赔数据中有无NIHSS评分报告表现的卒中住院之间的标准化平均差异。
表2为轻症AIS患者的相关信息,在轻症AIS住院患者中,单独IVT治疗的比例为9.9%(/),IVT和MT联合治疗的比例为0.26%(/),单独MT治疗的比例为0.8%(/)。所有IVT患者中,40.0%为轻症AIS;所有MT患者中,10.7%为轻症AIS。
表2.医院层面与MT和IVT相关的特征。
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轻症AIS患者中使用IVT与年龄较小、NIHSS评分较高、白人及非西班牙裔种族、糖尿病和慢性肾病史、急诊和非转运入院、医院规模、医院和取栓治疗(表30)独立相关。轻症AIS患者中进行动脉取栓与年龄较小、NIHSS评分较高、有房颤和糖尿病史、医院规模较大、医院(医院vs医院/医院)、外院转运以及IVT的使用(表3)独立相关。
表3.美国轻症卒中住院患者中与IVT使用和甲基叔丁基醚使用独立相关的医院水平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轻症AIS住院患者中,良好预后率为48.2%,不良预后率为32.8%,住院死亡率为0.9%。在多变量分析中,年龄较小、男性、白人、非拉美裔种族、低NIHSS评分、无慢性肾病、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病史、医院、医院、非转院以及IVT与良好预后独立相关(表4)。相比之下,出院时的不良预后与年龄较大、女性、黑人、非西班牙裔种族、高NIHSS评分、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衰史、转院以及没有IVT独立相关。IVT与预后的关联程度很大,可以增加良好预后率(OR,1.90[95%CI,1.71-2.13]),降低不良预后率(OR,0.53[95%CI,0.47-0.60])。
表4.美国轻症AIS住院患者中与优良和不良出院结局独立相关的医院水平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在二次分析中,年龄较小、男性、白种人、低NIHSS评分、无慢性肾病、糖尿病和心衰史、非转院和IVT仍然与良好预后独立相关。IVT仍然是良好预后强有力的预测因素(OR,1.89[95%CI,1.68-2.13])。
对于其他住院结果,在单变量分析中,IVT与住院时间缩短有关,但也与脑出血和死亡率增加有关。在多变量分析中,虽然IVT仍与颅内出血相关(OR,1.41[95%CI,1.09-1.83]),但与住院死亡无关联(OR,1.43[95%CI,0.91-2.22])。
在轻症AIS患者中,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年龄在IVT-ICH(P=0.01)和ICT-住院死亡率(P0.)之间有校正作用。在分层多变量分析中,IVT与≥80岁患者的颅内出血(年龄校正后,6.2%vs2.7%;OR,1.91[95%CI,1.17-3.11])和住院死亡(年龄校正后,3.5%vs1.1%;OR,3.03[95%CI,1.56-5.88])相关。但是80岁的患者中年龄与ICH和住院死亡无关。尽管如此,但在≥80岁的患者中,使用IVT仍然与良好预后增加相关(年龄校正后,28.1%vs24.3%;OR,1.60[95%CI,1.24–2.06]),与不良预后减少相关(年龄校正后,42.8%vs51.2%;OR,0.55[95%CI,0.44–0.69])。尽管与80岁的患者相比,这些获益效果略有减弱。类似地,在二次分析中,在≥80岁的患者中,IVT仍然与良好预后增加显著相关(OR,1.66[95%CI,1.29-2.14])。
图.IVT表示静脉溶栓;MT,机械取栓术;和NIHSS量表。
研究结论
在美国,有NIHSS记录的过半的AIS住院患者为轻症AIS,约占IVT治疗患者的1/4和MT治疗患者的1/10,尽管颅内出血概率会增加,但IVT的使用与更好的预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