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贴近百姓的报纸
“医院,
一次次的开刀引流治疗,
让我痛不欲生,
我跟老公说,再这样下去,
我不如死了……
感谢黄老,让我恢复了健康!”
来自陕西的患者李女士(化名)在1月10医院召开的“感恩遇见,共赴新程”黄汉源团队迎新春答谢会上分享自己的求医历程时,眼泪夺眶而出。这种曾经给她带来如此伤痛的疾病,名字叫做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误诊率高达80%的乳腺炎性疾病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英文缩写GLM,简称乳腺“肉芽肿”。其会突然发病,几天内肿块巨大,继而红肿破溃,难以控制。资料显示,“肉芽肿”有15%的病例合并下肢结节性红斑或关节痛,10%的病例3年内对侧发病,因此单纯的西医手术有时也无能为力。由于该病病灶散在多发,甚至相距甚远,所以手术难以彻底清除,单纯切开引流或肿块切除术都无法将其治愈,因此,它也是当前的医学难题之一。
但更严重的是,很多临床和病理医生还不认识这种疾病,经常因为其有发热、咳嗽、乳头内陷、乳头溢液等临床症状被误诊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腺癌,误诊率高达80%。因为不能在第一时间确诊,往往会造成病情的延误,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让患者备受痛苦。
高发于年轻女性复发率达30%
为了让这些患者不被误诊且有地方能治,行医已满60周年的乳腺疑难疾病专家黄汉源教授退医院出诊,医院普外科主任史晓光教授等多名专家一道,共同组成了黄汉源乳腺疑难病专家团队。
黄汉源说,“医学界对乳腺癌的研究较为重视且进展较快,而乳腺炎性疾病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如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等因同样属于非细菌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与乳腺癌相似,所以很多医生容易误诊为乳腺癌,又因治疗困难复发率高达30%。”
史晓光介绍,不同于乳腺癌多发于年龄较大的人群,“肉芽肿”更偏爱20-30岁的年轻女性。虽然病因不明,但能确定该病与乳管异常分泌有一定关系,“只要乳腺能分泌乳汁,就有患病的可能”。史晓光说,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该病的防治将是重任。此外,垂体瘤、高泌乳素血症、抑郁症药物、避孕药以及不当催乳、丰胸按摩、小孩无意撞击等都可能是该病的诱因。
加强认知重视对症下药预后良好
针对这一疑难杂症,黄汉源教授和他的团队持续研究,已创新性地把乳腺皮瓣技术应用于该病的治疗,并成功的将高达30%的复发率降低到了2%。黄汉源说,虽然“肉芽肿”是疑难疾病,但只要确定病因,该病的治疗花费并不高,预后也是不错的。痊愈后,患者也无需进行更多辅助治疗。
他特别提到,对于目前市面上的乳房保养、按摩等服务,如果对方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很有可能非但起不到促进健康的作用,反而会使乳管等乳房组织受伤,为疾病埋下隐患。一旦察觉到乳房突然有了肿块,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史晓光透露,今年,黄汉源团队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中国医师协会的指导下,推进与中国妇女杂志社联合发起的中国女性爱乳公益行动,下沉基层,将医疗技术、健康理念带到更多居民身边。
本报记者郭彦
编辑:王晓霞
北京社区报
最贴近百姓的报纸
24小时新闻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