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
孩子呆在家里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错!
10月10日午,医院急诊接到来自苏北某县的患儿,患儿的头部插了一把剪刀!
洪洪(化名)今年22个月大,事发当天,她的爸妈在厨房里准备午饭,留着她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玩耍,突然听到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夫妻二人跑进房间,眼前的一幕把他们吓蒙了:女儿坐在房间的地上号啕大哭,一把剪刀斜插在孩子右眼旁太阳穴附近,鲜血顺着耳边流淌到了地上。
三个小时后,夫妻二人抱着洪医院的急诊室。剪头发,清理伤口,经脑部CT检查,医生发现,剪刀从右侧太阳穴上方斜插入洪洪的脑袋里,大约有4厘米长的剪刀头穿过孩子的右侧颞骨,进入颅内。颅内有少许出血。
必须立即手术。3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成功,孩子得救。手术医生说,剪刀从孩子的右侧颞骨刺入颅内,穿过硬脑膜,到达大脑皮层,插入脑组织约1.5公分。由于剪刀刺入路径“幸运”,避开了颅内主干血管,也并未损伤过多的脑组织,手术过程很顺利。
直到这时,洪洪父母依然惊魂未定,他们仍不知道这枚剪刀是如何插进孩子的脑袋里的。
剪刀是锐器,伤人还在情理之中,但对于弱小的宝宝来说,橡皮筋也是凶器!
近日,江苏徐州4岁女孩拿了一根扎头发的橡皮筋套在自己手指上玩,结果导致手指上的皮肤起了大水泡,指头肿得非常粗,已经发黑发紫。
医生表示好在抢救及时,但手指功能受到影响,如果再晚,很可能就要截肢。
此外,瓜子、热水袋、蚊香液、甚至家庭盆栽,这些看似普通的日用品,其实都暗藏“杀机”。
今年“十一”,先后有两名武汉孩子,大的3岁,小的2岁,前者因咬了几口滴水观音的叶子,后者因误服蚊香液,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
一名3岁男孩将瓜子塞入鼻孔后无法取出,医院由医生用专用工具将深入鼻道的瓜子取出;
一名5岁男孩将滚烫的热水袋垫在身下,结果热水袋破裂,造成臀部大面积烫伤;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显示,意外伤害是中国1-14岁儿童首位死因。而超过六成的意外伤害,是在看似安全的家中发生。
意外伤害总是与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60%的家长会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66%的家庭拥有带尖头的用具和小件物品如剪刀、刀具、针等,其中大多数都放在儿童能轻易拿到之处。
☆64%家中低的桌子如茶几等四边不是圆角。
☆超过70%的家长不会定期对家长用品布置进行安全检查,其中7%的家长从不检查。
☆近80%的家长不清楚如何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
预防家中的意外伤害
细心再细心
据此,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提出家居用品安全检查5S原则,帮助家长们打造安全居家环境,预防家中意外伤害:
“看See”:
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物品摆放。
“绳带Strings”:
避免绳带过长。
“尺寸Size”:
越小的孩子要给予越大的物品。
“表面Surface”:
尽量确保物品表面平滑柔软,
油漆/小部件多无脱落。
“标准Standard”:
仔细检查与儿童用品相关的安全标准。
这5个S还可以浓缩简化一句话:家长不要让学龄前的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超过2分钟!
来源:扬子晚报、武汉晚报、网络综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