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女士在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时也阳了,但她庆幸自己症状很轻微,只有持续了一天的低烧和喉咙痛,就没什么感觉了。但新冠感染远没有她想的这么简单。
不久,何女士参加了单位体检,医院就打电话通知她,有两个指标异常增高,医院就诊!
当何女医院,医生告诉她:一个是血沉达到了,另一个是C反应蛋白居然有,都严重超标!这两个都属于急性期炎症反应指标,门诊医生当即安排她住了院。
住院后做了全面检查,可并没有发现所谓的“白肺”等病毒性肺炎征象,何女士体温一直正常,排查了结核、肿瘤都是阴性的,那炎症从何而来呢?
经过专家会诊,才明确她得的是“血管炎”,属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一种变态反应疾病,可继发于病毒感染,但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新近才发现。患者可有发热、乏力及多系统症状。另外她D-2聚体也很高,表明有微血栓形成。
医生给何女士用了激素甲泼尼龙片后,病情很快缓解,血沉、CRP、铁蛋白都明显下降,赶在春节前出了院。医生说她幸好发现得早,否则病情进展,会出现血尿、蛋白尿、关节痛等多系统损害,甚至肺栓塞也是有可能的!
新冠感染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直线上升
近日国外发表的一项研究发明调查了新冠病毒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联。
结果发现名感染新冠的人中,有超过人患上了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已有自身免疫的患者中,人出现了另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大多数为18至64岁的女性。远远超过对照组。
其中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桥本甲状腺炎、格雷夫斯病、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韦格纳病、白塞综合征、结节病和颞动脉炎的发病率最高。
新冠感染后至15个月内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免疫异常的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可以诱发免疫系统失调,处于过度炎症状态,免疫蛋白IL-6、TNF-α等的含量很高,严重者引发的“炎症风暴”会导致ARDS即通常说的“白肺”等危重状态。但在另一部分新冠患者体内,也都有一场激烈的免疫反应正在损害人体,导致血栓、变态反应。
研究显示,老年人或暴露于大量病毒下的患者的免疫反应可能会滞后,使得病毒继续繁殖。刺激多种细胞因子大量产生,容易引发全身炎症和免疫系统的失调。
临床观察到的病例明显增加
医院最近在临床中也发现了新患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病人明显增多,尤其是在“阳康门诊”,在主诉头痛、失眠、低热、关节痛的病人中陆续诊断出血管炎、颞动脉炎、类风关、亚急性甲状腺炎等,老年人、女性的比例较高。
反而是既往有免疫系统的人群中,因为在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发病数反而不高。
有这些症状要警惕自身免疫疾病
研究表明,在所谓的“新冠后遗症”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病人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有以下症状要警惕,及时检查:
不明原因的血沉、C反应蛋白、铁蛋白的升高,它们都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体内各种炎症都会诱发其升高。头痛、失眠及神经系统症状。皮疹、关节痛。反复低热。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