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一样的人
白细胞系列·第四章
作者
朱卫国
编辑
郁婉扬审阅
智安
这是肾·一样的人第篇原创文章
一起经历一起学习
白细胞中的粒细胞三兄弟,中性、嗜酸、嗜碱,根据大小、内容物及颗粒等不同来分。中性数量最大,主要负责细菌感染;嗜酸数量排二,主要负责寄生虫、过敏。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直径8μm微米,骨髓中大约含3%的嗜酸粒细胞,在血液中循环约18小时,然后迁入组织中。嗜酸粒细胞主要存在于组织中,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数目大大约是血液循环中的倍。
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3、白介素5可以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呈集落样生长,白介素5是一种参与嗜酸粒细胞后期分化的关键性细胞因子。
嗜酸粒细胞里的颗粒主要有:
碱性蛋白MBP、阳性离子ECP、过氧化物酶EPO、衍生神经毒素EDN等。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
嗜酸性粒细胞紧紧粘附于蠕虫、寄生虫等,并在其表面局部释放高浓度颗粒内容物,进行挫败吞噬。这一结果也扩大至包括促炎反应的作用,对哮喘等有促进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对细菌的防御中不起主要作用,相反细菌感染时可能会减少。
多年来嗜酸粒细胞被认为具有缓解炎症的作用,现在观察到某些情况下也会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
常见的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哮喘,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胃肠炎,嗜酸粒细胞皮炎等。很多皮肤问题都和嗜酸性粒细胞皮肤浸润有关,正常皮肤中仅含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当皮肤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时,常见的症状就是瘙痒。
白介素5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可以抑制嗜酸粒细胞生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寄生虫,过敏性鼻炎、皮炎,哮喘,药物反应等。
透析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原因:
肾功能衰竭人群的嗜酸粒细胞升高的比例就会高于正常人群。当血液透析替代治疗开始后,又会出现一部分由原来嗜酸粒细胞并不高而转变为嗜酸粒细胞升高。
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长期大量接触透析液、透析器及管路,是导致其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研究资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为13-38%。
同时也会发现有些病友的嗜酸粒细胞发生变化会因为更换了透析室或更换了透析液、透析器及管路,由原来的升高变为正常,或由原来正常变为升高,说明透析液成分及纯度、透析器膜材料及消毒方式等,对嗜酸粒细胞还是会有影响的。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释放。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
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细胞数升高。所以由嗜酸性粒细胞皮炎引起的瘙痒也会夜晚严重、白天减轻。
血透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怎么办?
对于血透患者的嗜酸粒细胞数目、比例轻度升高,可以考虑透析液、透析器及管路的影响。
另外营养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植物性抗炎物质会对改善嗜酸粒细胞以及症状有良好作用。
至于需要不要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嗜酸粒细胞的轻度升高,需要医生指导。
白介素IL5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一般会在嗜酸粒细胞重度升高且引起严重症状发生时使用。
还想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