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咳嗽流脓涕的原因是

此病例诊断难点包括难以诊断的疾病。

患者女,42岁,西班牙裔,因既往一周内发热、寒战、间歇性呼吸困难和咳嗽而就诊。患者报告有浓绿色鼻涕。既往病史有甲减,因此服用左旋甲状腺素。患者近期诊断出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患者有多年的重度饮酒史,吸烟史为25包年;有可卡因、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的使用史,但在既往2年内未使用这些药物。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显示,患者T38.8℃,BP/76mmHg,HR88次/分,RR16次/分,SpO%,患者似乎是一名超重的结膜充血女性。

听诊时闻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基底啰音。实验室检查:WBC13×10^9/L、中性粒细胞92.3%、钠mEq/L、肌酐0.8mg/dL、A1c7.2%、白蛋白2.8g/d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5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9U/L、碱性磷酸酶IU/L、总蛋白质2.9g/dL、甲状腺素9μg/dL、甲状腺刺激素3.5μIU/mL,HIV检测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阴性。

胸片示左肺下叶浸润伴肺不张,右肺下叶浸润。患者开始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mg治疗5天)。为可能的过敏性结膜炎使用人工泪液。采取急诊预防,计划3周后随访。

在下次随访前,患者因呼吸困难和咳嗽就诊于急诊。每次患者均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吸入剂治疗肺炎。随访时患者报告咳嗽改善,但仍有间歇性困难和乏力。

患者T37.9°C,BP/87mmHg,HR98次/分,RR18次/分,SpO%。体格检查示结膜充血,双肺听诊呼吸音粗。

ECG结果正常,胸片示双肺空洞病变。进行实验室检查、痰培养和肺功能检查。患者开始服用泼尼松和环丙沙星,并转诊至呼吸科和眼科。

几天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沉降率为56mm/hr,C反应蛋白(CRP)为35mg/L,WBC为13.8×10^9/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滴度为1:80,痰培养结果阴性。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癌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

D、多发性硬化症

诊断:C

讨论

患者无异常体重减轻,咳嗽期间无任何血液学证据,结合影像学结果无任何肺部结节,不太可能诊断为肺癌。由于患者WBC计数升高,影像学中发现肺空洞病变,更可能的原因是有症状的感染。

患者未出现任何神经系统症状(例如视力丧失、协调受损、膀胱或肠道功能障碍),因此,多发性硬化症也不太可能。之后进行的大脑MRI检查结果不明显。由于没有皮疹,并且ANCA结果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性也较小。这表明为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如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

GPA,既往称为“韦格纳肉芽肿”,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小血管,通常是鼻咽、呼吸道和肾脏。细胞质ANCA(cANCA),尤其是PR3与患病相关。阳性结果对诊断GPA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尽管并非诊断所必需。常累及上、下呼吸道及肾脏。早期根据症状,识别疾病,明确诊断,是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外应用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协助诊断:①鼻或口腔炎症痛性或无痛性口腔溃疡,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②胸部影像学异常,胸片示结节、固定浸润病灶或空洞;③尿沉渣异常镜下血尿(红细胞>5个/高倍视野),或出现红细胞管型;④病理性肉芽肿性炎性改变,动脉壁或动脉周围,或血管(动脉或微动脉)外区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在符合2条或2条以上时可诊断为GP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和92.0%。

典型GPA病理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症表现、肉芽肿形成,肾脏病理变化以少免疫沉积性坏死性新月体肾炎为特征。病理对于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在怀疑该疾病时应积极完善病理学检查。目前对该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血清ANCA测定,抗PR3和抗MPO抗体在GPA中的敏感性分别为65%和24%。同时,ANCA水平对于评价病情活动、预测病情复发也有一定意义,但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国外文献报道,超过50%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眼部损害,多表现为眼眶炎性疾病、巩膜外层炎、结膜炎,也可表现为角膜溃疡、眼睑炎、突发视力丧失、眼神经病变等,8%的患者最终视力丧失。国内临床研究亦得到类似结果。

GAP高发年龄为50-60岁。预后与所累及的系统有关。预后较好与呼吸系统受累有关,而预后较差与心脏受累或需要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有关。

本例患者初次发病几年后,又新发肺结节和慢性鼻窦炎,但无肾脏受累表现。患者使用硫唑嘌呤和泼尼松维持治疗,发作最少。

患者进行肺活检,确诊为GAP。由于气胸行气管插管3天;接受环磷酰胺和泼尼松治疗,患者的肺结节和症状随治疗而有所改善。

参考

[1]YatesM,WattsR.ANCA-associatedvasculitis[J].ClinicalMedicine,,17(1):60-64.

[2]SantiagoYM,FayA.Wegenersgranulomatosisoftheorbit:areviewofclinicalfeaturesandupdatesindiagnosisandtreatment.SeminOpthalmol.;26:-.

[3]?enN,Ayd?nTufanM,Y?ld?zR,Ers?zlüBozk?rl?ED,YücelE.Granulomatouspolyangitis(Wegenergranulomatosis):clinicalfindingsandresultsoflong-termfollow-up.TuberkToraks.;6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yzn/12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