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浸润到组织中的炎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与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学诊断有关。
1.中性粒细胞组织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来源于血液。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胞质呈粉红色,核分成三叶;免疫组化CD15、MPO阳性。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并可借助其溶酶体酶进一步降解吞噬体中的内容物。中性粒细胞多见于急性炎症早期、化脓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活动期,黏膜组织糜烂时往往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2.巨噬细胞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大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组织细胞。巨噬细胞胞体大,胞质丰富,核呈肾形且多偏位分布,胞质中多含吞噬颗粒、脂质和异物等;免疫组化CD68、Mac、MPO阳性。该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细菌、病毒、异物、组织碎片等均可被其吞噬。一些巨噬细胞为加强其吞噬能力,可相互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吞噬异物的巨噬细胞谓异物巨细胞。多核巨噬细胞内含吞噬的异物时谓多核异物巨噬细胞,简称多核异物巨细胞。巨噬细胞的出现多见于急性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症、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大量巨噬细胞的出现多见于肉芽肿性炎症。
3.淋巴细胞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来源于血液及局部淋巴组织。淋巴细胞体积较小,胞质少,核质比大,核深染,类型上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之分,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参与体液免疫。T、B淋巴细胞在HE染色切片上难以区分,需免疫组化标记甄别。T淋巴细胞免疫组化CD3、CD4、CD5、CD8、CD45RO等阳性,B淋巴细胞免疫组化CD20、CD79a、PAX-5等阳性。淋巴细胞的出现多见于慢性炎症、病毒感染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等。
4.浆细胞组织中浸润的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及原始间叶细胞。浆细胞呈椭圆形,胞质嗜碱性,核位于细胞的一侧且呈车辐状,免疫组化CD38、CD阳性。浆细胞合成抗,参与体液免疫。浆细胞浸润见于慢性炎症,也见于一些特殊感染,如梅毒。
5.嗜酸性粒细胞组织中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来源于血液。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胞质红染,核分成两叶,具有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免疫组化CD15、MPO阳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见于变态反应炎症、寄生虫感染或炎症消退和病灶痊愈阶段。
6.嗜碱性粒细胞组织中的嗜碱性粒细胞源于血液,但数量极少。该细胞核呈分叶状,胞质嗜碱性,颗粒状,内含组胺、5-羟色胺及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参与急性炎症反应,与变态反应关系密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