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雄明教授
生活中最常见皮肤病的就是皮炎、湿疹。此类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红斑、伴有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一般抗过敏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效果。但是皮肤上的红斑,并不一定全为湿疹,尤其是伴有剧烈瘙痒、治疗效果不佳,或是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迁延不愈反而面积逐渐扩大,这种情况,广大患者要更加重视了,这种皮损有可能与皮肤肿瘤不期而遇,患者医院皮肤科做个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排除蕈样肉芽肿。蕈样肉芽肿是起源于记忆性辅助T细胞的低度恶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约占所有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50%。典型的蕈样肉芽肿的病程呈慢性进行性过程,初期为多种形态的红斑和浸润性损害,以后发展成肿瘤,晚期可累及淋巴结和内脏。自红斑期,进入斑块期,最终发展至肿瘤期病程可达数年到数十年。
红斑期又名蕈样前期,皮损临床及组织病理均无特异性,往往难于作出诊断;对那些非曝光部位发生的形态和色泽特殊、瘙痒严重而又无明显抓痕及苔癣化、病程慢性进行性、皮损不典型、难以用一种皮肤病概括、用一般治疗长期难以控制者,均应怀疑本病,应及时作活检,必要时作连续切片或多次各个部位取材,寻找单核细胞浸润表皮(亲表皮现象)而又无海绵水肿的特征性组织病理表现,而早期作出诊断。斑块期及肿瘤期,根据皮损结合组织病理表现可作出诊断。此外临床还可见特殊类型的蕈样肉芽肿皮损,伴随毛发稀少、甲营养不良、掌跖角化,有时全身性色素增深,偶亦见毛囊性黏蛋白病、色素减退损害等临床表现。需要鉴别的疾病有湿疹、银屑病、慢性单纯性苔藓、鱼鳞病、剥脱性皮炎、扁平苔藓、白癜风、麻风病等等,不得不说蕈样肉芽肿是皮肤病中的“模仿大师”之一!
普雄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