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膜炎为一组发生于皮下脂肪层的炎症性皮肤

脂膜炎(panniculitis)

病历介绍:

患儿女,12岁,主因“发现皮肤硬结2月,发热3周”入院。病程中皮肤硬结范围逐渐增加,无明显自然消退,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呈弛张热,发热时感染中毒表现不明显,皮损变化与发热无明显关系。查体见腰背部及四肢多发暗褐色红斑,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触之质韧,压痛明显,与皮肤粘连。皮肤病理活检,镜下见皮下脂肪间隔内多量大细胞,异型明显;CD2、CD3、CD5、CD7、CD8、CD20(个别)、CD均(+),Ki67(+80%),CD4、CD30、CD56、EBER均(—);高度怀疑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一、概述

脂膜炎(panniculitis)为一组发生于皮下脂肪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因其皮损位置较深,且这组疾病临床特征有相似性,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病理分类

1.间隔性脂膜炎:炎症主要发生在小叶间隔,未累及血管,可见于结节性红斑、嗜酸性脂膜炎等。

2.小叶性脂膜炎:炎症主要累及脂肪小叶,包括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外伤性脂膜炎、寒冷性脂膜炎、结核性脂膜炎、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

3.混合型脂膜炎:为炎症累及脂肪小叶及间隔。

4.伴血管炎的脂膜炎:可累及小血管(如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大、中血管(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结核性脂膜炎)。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大部分脂膜炎病因机制尚不明确,可以是感染、创伤、药物、冷热、物理、化学等多因素通过免疫反应所引起,多数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及脂代谢异常有关。

感染性脂膜炎的可能病原: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克雷伯氏菌、脑膜炎奈瑟菌、诺卡菌属、不典型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念珠菌属、镰刀菌属、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新生隐球菌、放线菌、孢子菌、曲霉菌、产色霉菌。

四、临床表现

1.局部皮损:淡红、暗红或紫褐色炎性结节和斑块,躯干及四肢多见,常为慢性复发,可伴有自发性疼痛或压痛。如累及心、肺、肝、脾、骨髓、肠道等脂肪组织,可出现相应的表现。

2.全身症状:与系统疾病有关,常见有发热,可为反复发热或一过性发热。脂膜炎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可出现持续高热、肝脾肿大、消瘦、皮肤水肿、累及骨髓及淋巴结、全血细胞减少、持续肝脏损害等表现,临床上约1/3-1/2出现噬血细胞综合征。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脂膜炎仅为病理诊断,需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及病因检查明确原发病。临床常见的脂膜炎类型包括:

1.结节性红斑:为最常见类型,主要发病人群为20-30岁,青少年相对少见,2岁以下罕见。病因主要与感染相关,其中链球菌感染最为多见,起病前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在成年发病人群中,女性多见,皮损为小腿伸侧多发红色皮下结节,多对称,少见破溃,皮损颜色可随时间由红色转为紫色,并最终变为瘀瘢样,多伴有关节痛症状;在儿童发病者,男女无差异,皮损部位除胫前,还可累及大腿前、躯干、上肢、面部,很少伴有关节痛表现。本型病理以间隔性脂膜炎多见。

2、硬红斑:与结核感染相关,青年女性好发,皮损为小腿屈侧淡红色或蓝紫色皮下结节,质硬固定,常有破溃,病理以小叶性脂膜炎多见,常可见肉芽肿。

3、结节性血管炎:与感染或药物有关,腿部多见,常有破溃,病理以小叶性脂膜炎、血管炎为表现。

4、狼疮性脂膜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皮损以面部、臀部、四肢近端多见,常无破溃,病理以小叶性脂膜炎多见,可见浆细胞。

5、寒冷性脂膜炎:与寒冷刺激有关,皮损特点为局部出现边界不清,红色至偏蓝的质硬斑块或结节,不伴发热,无破溃,病理以小叶性脂膜炎为主。

此外,脂膜炎还需要与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panniculitis-likeT-celllymphoma,SPTCL)进行鉴别,后者起源于分化阶段未明确的周围T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皮肤T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大小不一的皮下结节为首发症状,可单发或多发。病变原发于脂肪细胞,形成叶状脂膜炎改变,很少累及表皮及真皮;瘤细胞浸润于脂肪细胞之间,呈花边样外观,为镜下特征性改变;肿瘤细胞为大小不一的多形T细胞,核深染;可见组织细胞吞噬红细胞和坏死碎屑形成特征性“豆袋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表达CD3、CD4、CD45RO均(+),CD20、CD68均(-),基因检测T细胞受体基因(TCR)重排。部分患儿以皮肤损害为主,病情较为稳定;部分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持续高热、消瘦、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受累、淋巴结受累等表现,文献报道1/3-1/2患儿可合并HPS,常因进行性肝功能异常、衰竭、合并胃肠道、泌尿系统及呼吸系统出血而死亡。本病侵袭性强,进展快,自然病程短,预后差,可数月内死亡,故一经确诊,应立即与高强度、大剂量化疗治疗,国外报道联合化疗方案CHOP、FND和MACOPB等方案,完全缓解率约30%。

六、治疗

对症支持,针对原发病治疗。

英语学习

panniculitis

脂膜炎

Thepanniculitisareagroupofdifferentinflammatorydiseasesthatinvolvethesubcutaneousfat.Askinbiopsyisthebesttoolforthediagnosisofpanniculitis.Histologically,itcanbeclassifiedintolobularpanniculitis,septalpanniculitis,mixedpanniculitisandpanniculitisassociatedwithvesselvasculitisbasedonthelocationofinflammatorylesion.Clinically,anetiologicclassificationofpanniculitisincludeserythemanodosum,infectiouspanniculitis,panniculitisinconnectivetissuedisease,physicalpanniculitisandsoon.Sometypesofpanniculitisarespecificinchildren,includingcoldpanniculitis,poststeroidpanniculitis.Erythemanodosum(EN)isthemost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sjk/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