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眩晕
眩晕症皆属肝肝风木相火干
风火动两相搏头旋转眼纷繁
虚痰火各分观究其指总一般
痰火亢大黄安上虚甚鹿茸餐
欲下取求其端左归饮正元丹
眩晕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甚至很多人都晕过。有的时候症状很轻微,只是头有一点儿发昏。眩晕其实可以分为:头晕和目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头昏眼花,这种感觉称之为眩晕。
一、认识眩晕
(一)眩晕的根源在肝
“眩晕症,皆属肝”:为什么把眩晕的原因定位在肝上?《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句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者,摇也,就是摇动、旋转、昏乱这种感觉,一般来说都是肝的问题,都是肝木的问题。眩晕的症状就是头昏、眼花,甚至于天旋地转,这种感觉肯定是与肝密切相关的。
1.为什么眩晕责之于肝?
肝为厥阴风木,木旺生风,风动火炽。风火属阳而主动,风火相搏就为旋转,所以眩晕跟肝有关系。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动了肝火。
2.肝很容易动火,为什么?
“肝风木,相火干”:因为厥阴为风木之臓,厥阴风木为少阳相火所居,中见少阳相火,互为表里,关系很密切。风、木碰上火了,那不就是火灾了吗?
3.眩晕的症状
“风火动,两动抟”:风与火属阳,主动,两个都是动的。两个动的跑一块,就容易出现动的、旋转的症状,这就是眩晕。
“头旋转,眼纷繁”:这就是眩晕的症状,觉得天旋地转,不敢睁眼,看哪儿都转。眼花,看一切都不清楚,就是这样的感觉。
(二)引起眩晕的各个观点
“虚痰火,各分观”:关于怎么引起眩晕,有不同的观点。
① 张仲景对眩晕的看法主要是痰饮。痰饮是什么?痰饮是人体的一种代谢废物,是一种病理产物。人体因为代谢不好,新陈代谢出障碍了。人一天到晚吃饭喝水,然后经过消化吸收,糟粕排出体外,本来不会产生什么废水、废气,这些都不会产生,但是由于代谢不好,没有充分利用你吃下去的食物,而且也没有完全排除体外,结果就产生了一些代谢废物,这些就像我们工业当中的废水、废气、废渣一样污染我们的内环境,这些代谢废物包括痰、饮、湿。那种比较稠厚的代谢废物为痰、清晰的为饮,痰饮是两个东西,它们都是属于阴。
② 朱丹溪是怎么解释眩晕的呢?他根据刘河间“无痰不眩,无火不晕”。他认为跟痰火有很大的关系。
③ 《内经》云∶“精虚则眩。”肾精亏虚可以导致眩晕。又云∶“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因为髓海不足,脑转耳鸣,就会出现颈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这些情况,虚症也容易见到。所以《内经》中很多地方讲眩晕是因为虚引起的。
张仲景认为痰饮是代谢废物,这是实邪,可以导致眩晕。朱丹溪认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也是实邪。《内经》认为是虚说导致的。所以眩晕的观点有很多,“虚、痰、火”各代表了不同的学术观点。
1.为什么引起眩晕的说法这么多?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眩晕,中医会有这么多的观点,为什么你们的观点都不一样啊?实际上陈修园老先生当年学医的时候也遇到这个困惑,陈修园老先生小时候看明朝张景岳,他很信张景岳,他认为应该补虚,因为张景岳这个人比较喜欢补,但是他给很多人治病不太管用,然后再去看《内经》,他就得出一个结论:中医的虚实二字是活的,不要认死。不然的话,对于风、火,你就没法弄清楚,最后虚和实你就弄不清楚。所以书呆子是没法去当中医大夫的,他会认死理,所以什么事都得活看,所以古人,尤其是高明的人,他们的脑袋是非常活的,它们绝对不会教条主义的。
2.殊途同归
“究其指,总一般”:你要是把这些道理综合起来看,殊途同归。为什么?肝是厥阴风木,木动则生风,风生则火发。所以火灾怎么来的啊?就是这儿有木头,然后又有风,一旦有什么火星,马上就着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这个火就着大了,就火灾了。
刘河间从风火立论,风生要有木,木克土,肝克脾,脾属土,脾病了之后,脾就运化不利,所以就聚液成痰,你喝下的水就不能很好的运化,也就不能很好的排出去,最后就变成了代谢废物痰饮,所以张仲景从痰饮立论,确实有痰饮的问题。朱丹溪从痰火立论,认为这个痰是由郁而化火,称为痰火。
所以各个医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立论,其实这个病就是一个,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的。
3.要明白眩晕的病根,就必须明白为什么肝会欺负脾?
肝为什么无缘无故的会欺负脾?为什么会木克土呢?你得找肝的母亲,也就是找肝他妈,因为他妈没有管好孩子,所以这个孩子肝就出来净欺负别人。所以肝就老欺负脾,就是肝妈妈的问题。肝的母亲是谁?是肾!水生木,五行相生,水生的木,然后木克土。肾属水,肾为肝母,肾主藏精,如果一旦肾虚之后,精虚则脑空,脑空则眩晕耳鸣,所以表面上是肝的问题,实际上病根在肾。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肾主骨生髓,肾能主人全身的骨头,而且骨头里有骨髓,它能生髓,脑为髓海。人体哪个位置髓最多?脑子!脑子是一个颅骨,里面包的全是脑髓。我们一般的骨头里能有多少骨髓呢?但是脑子里头全是髓,所以脑为髓海,在人体来说就像大海一样,装的髓太多了,所以脑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
肾虚以后,肝确实容易出现病变。所以眩晕症,皆属肝也对,肝爲什麽会虚?因为它“妈”没有钱了,给不了它钱了,儿子没钱怎么办,就瞎折腾,就欺负脾去了,就折腾人体了,实际病根儿在它“母亲”肾这里,所以得从他“母亲”肾入手,这样才能找到病根。
《黄帝内经》讲眩晕是虚症,指的是病根。后来的医家说痰饮、肝风都是病象。一个说的是根本,一个说的是现象。所以把各家的学说综合在一起,再加上《内经》的思想,就是一个整体。
4.眩晕本虚标实
眩晕看上去是一个实症,又晕、又有痰,实际上是本虚标实。疏肝、平肝这些方法,用的时候不要死乞白赖的用,别太费劲了,别动不动柴胡就开10克、20克,你得看他是不是虚了。如果他肝肾已虚,这个时候再用这些香燥行气的药疏肝会不会伤肝啊?所以叶天士特别提出柴胡劫肝阴,是因为后世医家很多大夫用柴胡用太多了,他认为柴胡劫肝阴,柴胡用太多了就伤了肝阴,实际上伤肝阴之后,下一步就是伤肾。如果他是本虚标实的,你伤了肝肾以后,肝的问题就不好解决了。所以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治病,越疏肝越疏不了,越疏肝,肝越郁,越疏肝,肝火越旺,为什么呢?因为你伤了肝阴了,甚至于伤了肾了。
张仲景当时用的柴胡本来没什么事,是后世医家用的柴胡品种已经变化了,张仲景用的柴胡并不劫肝阴,所以张仲景用的柴胡量都很大,但我们为什么现在不能开那么大量的柴胡呢?因为你用的柴胡已经变了。去年我去五台山,我在五台山采到了比较真的柴胡,它非常细。采到以后,五台山的师父人比较好,人家还专门把晾干了的柴胡让人给我带过来。在四川这种柴胡也比较多。张仲景真正用的是什么柴胡?并不是我们药店现在抓的这个柴胡了。所以你现在开柴胡一定要小心,吃柴胡也要小心,所以疏肝一定要考虑他有没有虚症。据我的临床经验,现在大部分肝有毛病的人都有虚损。纯实无虚的病,肝火是实症的,吃龙胆泻肝一吃就好的这种病很少。
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大家得病虚症比较多,但它不是纯粹的虚症,它是虚中有实,甚至于表面看来这个病来势凶猛,好像是实症,实际上它本虚标实,这种情况现在特别多,纯粹的虚症见不到,纯粹的实症更没有,据我的临床经验是这样的。所以大家学习在生活中发现一下。
所以眩晕不离于肝,这个病确实不离于肝,因为厥阴风木与相火同居,如果往深处研究,它就涉及到肾的问题,还涉及到脾的问题。
二、眩晕的治疗
现在就教大家怎么治疗眩晕。
(一)痰火亢奋导致的眩晕,用酒炒大黄
“痰火亢,大黄安”:如果是痰火很亢奋导致的眩晕,可以从脉象上摸出来,寸脉主上焦,寸脉特别滑,越按越坚越有劲。有的人寸脉滑,但是使劲一摁就没了,而有痰火的越摁越有劲,这是实证,上实。
朱丹溪先生用大黄一味,用酒炒三遍,磨成末,用茶水调下一到两钱,也就是三到六克。这个酒炒大黄不能多吃。
大黄爲什麽要用酒炒呢?因为酒性往上去,所以用酒炒大黄以后,大黄往上走,不往下去,所以酒大黄很多人吃了并不拉肚子,因为它清上边的热,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大黄吃完了就泄,不见得,要看你怎么用了,跟炮制法有很大关系。
朱丹溪这么大的名医爲什麽开这么简单的方子?其实中医讲究的是验、便、廉,就是用最少的药,最简单的方法把病治好,这是最高明的,不一定要开一大方子才高明。这点大家要注意。
(二)虚损导致的眩晕,用鹿茸酒
“上虚甚,鹿茸餐”:如果不是实证,是上面的虚损导致的眩晕。这个脉象怎么反应出来呢?寸脉摸起来很大,好像是实症,但是重按散了、没劲了,说明它是虚症,吃什么呢?吃鹿茸酒。因为鹿茸长在鹿的头部,所以它能治头上的病,鹿茸能入督脉而通脑。鹿茸能通督脉,能通脑,能补髓海。
1.为什么鹿会长鹿茸?
因为鹿的督脉最强大,督脉在后背的正中,统一身之阳气。鹿的督脉是最强大的,强大到能从脑袋上多长出一块东西来,就是鹿茸和鹿角。这个东西嫩的时候叫鹿茸,长结实了叫鹿角,所以就能用这个来通人的督脉。鹿茸是大补,能补人的督脉,所以督脉虚的人要用鹿茸,但是用不对就要上火了。
2.鹿茸酒
鹿茸半两15克,用黄酒煮,搁少许麝香,麝香是通窍的,麝香非常贵,比古代贵多了,这个方子确实挺猛的,我们初学医的人不要用,太猛了。万一人家是肝阳上亢,你给用鹿茸酒了,这个人吃完了当时就死,这时鹿茸酒就跟毒药一样了。所以中药用错了就是毒药,用对了就能治人,就能救人性命,这是天壤之别。
3.补中益气丸、芪朮膏
如果你没有把握,就别用鹿茸酒,因为这个方子太猛了,你可以用补中益气汤或者芪朮膏,这两个比较平稳,所以我们大家没把握就别用鹿茸酒,我们就用补中益气汤,同仁堂有丸药,叫补中益气丸。
芪朮膏就是用黄芪白朮煎膏,然后再加入一些半夏末。
补中益气这个方子挺好的,因为它能补中焦之气,而且它还能升发这个气,能够升提。所以早就有人建议把补中益气汤的名字改成补中升气汤,升是升提的意思。所以上虚的人不见得非要吃鹿茸酒,可以吃补中益气丸,或者可以吃黄芪白朮膏。钩藤、天麻、菊花这些治头晕的常用药,都可以加在里头,可以加减。这些东西叫什麽呢?柔润息风。因为风动,肝风内动,所以这种情况下可以加这些药物。
(三)治病必求其本
“欲下取、求其端”:树叶掉了,这时候就要找到病根,树为什么会得病呢?应该是树根出了问题。叶子掉了,它的病根不在树叶上,应该在树根上。树根营养不足,营养供不上去了,所以树叶就掉了。人头晕也是同样的道理,头晕往往是肾的问题,要补肾,所以“欲荣其上,必灌其根”,要好好浇浇这棵树,因为树根没有营养,没有水了,所以树叶会掉,所以要补肾。
“左归饮、正元丹”:左归饮、正元丹是补肾的方子,为什么要补肾呢?因为乙癸同源,就是肝肾同源,通过补肾就可以补肝,肝补了之后,肝就不瞎折腾了,就不欺负脾了。补肾就是为了治肝,治肝就是为了熄风,熄风就可以降火,降火就可以治痰,所以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了。
1.左归饮、正元丹
左归饮是张景岳的方子,主要是补肾的,治肾虚。它不是直接治疗头晕目眩的,是治肾虚。左归饮还要加味,加肉苁蓉、川芎、细辛,这样才能治头晕。
正元丹是一个补肾的方子,主要是治肾阳虚的。左归饮实际上是治肾阴虚,正元丹是治肾阳虚的。
有人说肾阳虚不是那个金匮肾气么?这纯粹是错误理解。金匮肾气是补肾利水,它十味药里头子有牛膝、车前子,它是利水的,所以水肿用的比较多。
有人说桂附地黄丸补肾阳的,桂附地黄丸这个东西从八味肾气丸变来的,它里头这个肉桂、附子量不大,所以你说它这个东西能补肾阳?这个有点说不过去,人家叫肾气丸么,人家不是补肾阳的。所以真正温肾阳的还是像正元丹这类药,但是正元丹这个药有什么问题呢?就是它炮制太复杂了,所以现在没有人做,大家也吃不着,正元丹大家就只能听说了。正元丹这个方子炮制起来特别麻烦,这个药不太复杂,但是它需要很多药来给它炮制,这个比较复杂了,所以这个药用起来效果肯定好。
2.讲究医药,就是尊重生命
从正元丹炮制的复杂程度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待生命是特别的认真,古人特别讲究医药的炮制,他们对于医药特别讲究。为什么要讲究医药呢?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讲究医药就是尊重生命。我们现在的人对待生命不太尊重了,怎么看出来的呢?就是他在医药上不讲究了,这个方子副作用这么大,药物说明书上一长串儿全是副作用,你也会老老实实的吃。
3.药物能不能没有副作用呢?
什么药都有副作用,但是中药要是炮制得当,对症的话,就没有副作用,古人追求的就是这个,但是我们现在很困难,因为你想找到炮制特别精良的药物,很难!现代社会,科技这么发达,条件这么好,中国人这么有钱了,好药竟然吃不着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就是对待生命态度的问题,所以中医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是一门善待生命的学问。
4.大愿无愿、元缘圆愿
我从0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医,已经讲了10年了,为什么我要到北大讲?因为如果我们只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就等于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讲,社会并不了解。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是非常了解中医的,你看《红楼梦》里面讲中医的地方特别多,曹雪芹本人就是非常高明的中医大夫。他并不以中医为生,但是他是懂中医的,而且懂得很深。过去中国的读书人对中医理解都很深,很多人都能看病。作为中国的读书人,我们已经欠缺了一大块,所以从03年开始,我就应邀到北大讲课,一直讲到现在,后来清华也讲,北大、清华都讲。当然其他大学我也讲,所以现在全国各地,我走了很多地方了,讲讲中医,讲讲养生,就是想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医是什么内容。
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