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院科研2016年国自然,

在刚刚落幕的里约奥运会上,

中国女排时隔12年巅峰摘金。无独有偶,在年国家自然基金申报工作中,青大附院也同中国女排一样,刷新了历史纪录——申报国自然项,获批34项(面上项目13项、青年项目21项),资助项目经费万元。自首次申报至今,青大附院的国自然申报之路已走过20多年。

传统优势学科:只有临床强不能叫强

在医院国自然排行榜上,大家的视线不自觉地被“状元”吸引——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和骨科两个优势学科以4项的成绩并列首位。

这是巧合,却也并非偶然。

作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骨科不仅临床实力雄厚,科研水平也一直领先,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退行性疾患研究早已蜚声海内外。在今年的申报中,脊柱外科马学晓和关节外科张海宁、张永涛等新生代成功立项!

这其中,张海宁已是第三次取得国自然立项了,他把这叫作“连续性进阶”,意指此次关于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是在前两次研究基础上的再深化。而谈到骨科几乎每年都有国自然进账,张海宁说:“不论是脊柱、关节还是骨科其他专业,拿到国自然都需要不断总结、用心发现,需要做大量充分的准备。虽然亚专业不同,但其实我们的研究方法是相通的。我想,这种同理的科研思维和研究路径应该是学科科研持续发展的动能。”

◣张海宁在美国参访期间实践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

连续4年国自然立项是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近年来科研工作的又一亮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成绩的背后是苗志敏、阎胜利等老一批学科带头人对科研的重视,是新一届掌门人王颜刚“科研对临床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理念的贯彻。这一切,成为了科室人特别是年轻人投身科研的动力,候旭、王芳、陈颖、董冰子、邓玉杰......在医院政策和科室经费的支持下,一批批年轻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医院首个国家级重点项目的获得者,李长贵教授不仅“打铁自身强”,还带出了一支优秀团队,韩琳、崔凌凌、刘振、袁萱为科室成就了连续4年获得国自然的佳绩。“年轻人做科研需要把已有的科研成果与临床方向融合在一起,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做支持。当然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乐于吃苦。”多年的经历使李长贵谈起科研攻关颇有心得。今年,他们的痛风精准医学项目又成功获批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这支充满朝气和力量的团队将在痛风早期预测、精准分型、预后评估等方面取得新建树。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合影

除了雄踞首位的2个传统优势学科,肿瘤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器官移植中心、眼科、口腔科、小儿外科、消化内科等学科也揽获课题。他们或突破零线,或连续进击,或再接再厉,上下求索着科研发展的新路。

学科带头人:“坚守+兴趣”的成功公式

都说十年磨一剑。时隔六年再拿国自然对于徐文坚来说,并非苦行僧似的等待,而是一段快乐的坚守。

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专业学组组长的徐文坚,在业界可谓家喻户晓。做不做科研对于这位已经成名的专家来说,似乎意义不大。但徐文坚不以为然,除了医疗、教学,他将大把精力都用在了科研上,科研已经成为了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在骨关节影像诊断及CT、MR新技术的研究方面逐步深入。他说支持他一直做下去的动因是“有兴趣”。

如果说徐文坚的科研历程闪耀着坚守的光彩,那么,神经外科孙鹏的三次立项就洋溢着思考的情致。“前两次获国自然都是关于帕金森病的,因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加之临床上颅骨缺损病人较多,所以从去年起,我们就开始了3D生物复合打印颅骨缺损模型的研究。”说起自己的课题,孙鹏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当谈及科主任如何分配科研、临床和其他工作的问题时,孙鹏笑说:“说实话,做了一天的手术是真累,但项目又不能不推进。所以我经常是结束了一天的手术回到家,躺在床上闭上眼‘想’课题,有时候就会有些好点子和新想法蹦出来。其实,当你把科研当做爱好的时候,它就变得有趣起来。”

◣孙鹏参加年世界功能神经外科大会

董蒨、李长贵、孙立江、王吉波、徐文坚、孙鹏、张海宁、马学晓.....这些学科带头人用“坚守+兴趣”诠释了做科研的“苦并快乐着”。

80后小夫妻:携手奔跑在科研路上

“我和妻子在一个科,我在本部,她在东区。她去年获的青年基金,我是今年获的。”张昀源——年进入检验科工作,妻子陈娴是大学同学,也是一科的同事。

去年落选的张昀源,并没有失去信心,在“前辈”妻子的鼓励下,他重整旗鼓,今年再战国自然。“非常感谢妻子,虽然我们研究的不是一个方向,但她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了很多实战指导。感谢我的老师——董蒨院长的支持,还有我的科主任,一听我申报了国自然,就给我放了半个月假让我静心做研究,申报成功后还给我发了奖金。科研部的老师们组织了多轮专家评审,给了很多有益意见!”采访期间,这位80后的小伙子难掩激动。原来,在获悉申报成功的当天,他和陈娴的孩子也顺利降生了!辛勤的付出结出了事业、家庭双丰收的甜蜜硕果。

◣张昀源和妻子陈娴

和张昀源、陈娴一样,朱呈瞻和董冰子也是今年获国自然的一对80后夫妻。一个是肝胆外科“新秀”,一个是内分泌科“小花”,这两个刚入院一年的年轻人就这样在各自领域手挽手小步快跑着,乐此不疲地奔走在追梦路上。

放眼今年的国自然排行榜,青年基金就占据了21项的大半壁江山。排名第二的肿瘤科的3个立项均为青年项目;骨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眼科、神经外科等传统科室的立项者中均可见年轻的身影;检验科的玄超虽是纯正的80后,但已是二度斩获国自然!江山代有才人出,一批批新人意气风发,崭露头角,让我们看医院的曙光正旺。

医技科室\专职科研:少人注目却难掩光芒

在今年的34项立项中,默默无闻的医技科室一举拿下5项,引人瞩目!

“一是积累,二是坚持。多数博士来科的时候,其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可以说具备了冲击国自然的实力。再就是坚持,比如赵静,她是一位来院七八年的博士,虽然去年申报失败了,但今年仍继续坚持申报。所以,一件事要想成功,就要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病理科主任李玉军这样总结自己的科室连续两年拿到国自然的原因。

“临床科室是红花,我们甘当绿叶。”同样是无名英雄,中心实验室主任姚如永对于科研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和理性。“虽然目前中心实验室全部专职研究人员都获得过国自然,北医毕业的博士张璐更是才来我们这里一年就成功立项,但我们仍期待临床和科研更加紧密的结合。”医院未来的科研发展,姚如永预测“大团队将取代个人主义”,也期盼“临床和科研握紧手,使来源于临床上的问题转化为思考和实践,让人才各归其位,各显其才,各领风骚。”









































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sjk/5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