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中国13个大城市变应性鼻炎临床

中国13个大城市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

-DOI:10./all.-

变应性鼻炎(AR)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健康问题影响全球10%-40%的人口。欧洲和美国开展的多中心研究揭示了儿童、青少年和成人AR患者的临床特征。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中国省市儿童或一般人群的类似信息。为了获得更可靠的中国AR现状和患者的临床特征,医院张罗教授团队与多家机构进行协作调查,以期增加中国大陆地区AR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自然环境变化、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的日常生活影响人们接触过敏原的类型。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llergy》杂志,IF=8.。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中国7个不同地理区域的13个大城市的信息。除乌鲁木齐外,接受调查的12个主要城市都位于“胡线”右侧,符合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图1)。所有符合条件的AR患者(自报患有AR,且皮肤点刺试验阳性(SPTs)提供书面知情同意或监护人的同意以参与和完成电子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用于收集临床资料。

图1.中国大陆13个大城市的位置

2

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与AR相关性

一年中共招募了名AR患者,其中女性患者例(44.4%),男性患者例(55.6%),年龄以16-55岁为主。男性以35岁以下患者为主,女性35岁以上患者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ARIA指南,招募的AR患者可分为轻度间歇性(IM),中重度间歇(IMS),轻度持续(PM),中重度持续(PMS),其比例分别为15.4%、8.6%、23.8%、52.2%。同时,与轻度AR患者相比,年轻组以中、重度为主。入组患者中,小学及以下学历占31.1%,中学学历占17.8%,大学学历占47.6%,研究生学历占3.5%。进一步分析显示,小学或中学学历的患者比大学或研究生学历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中重度AR(包括IMS和PMS)。因此,文化程度较低的AR患者比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变应原免疫治疗。

3

AR亚型与慢性病和共患病间的关系

中重度持续性AR亚型占11个城市所有亚型的40%以上,其中太原地区比例最高(91.9%),乌鲁木齐最低(25.8%)。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表1)显示轻度持续、中重度间歇和中重度持续AR患者比轻度间歇性患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更小。此外,与轻度间歇性AR相比,其他三个AR亚型患者发生特应性皮炎的可能性显著增加。相较轻度间歇性AR,中重度间歇和中重度持续患者更容易并发过敏性结膜炎,受教育程度更低。最后,与轻度间歇性AR相比,中重度间歇患者的过敏家族史更常见,而中重度持续AR患者不吸烟的可能性更小,更容易发生药物过敏。

表1.基于多项分析不同AR亚型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过敏史、共病和慢性病

4

AR患者的门诊高峰期和医疗现状

中国大多数城市AR就诊的高峰期是8月和9月。超过45%的门诊病人集中在这两个月内就诊,特别是在中国北方的长春、沈阳和太原。此外,10月份也是长沙、上海和合肥华南地区的高峰月份。4月、5月、6月、7月和11月分别是北京、合肥、广州、上海和成都的小高峰月。相比之下,不同城市门诊率较低的月份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图2)。

图2.全年AR门诊人次分布

用于收集治疗信息的调查显示,37.7%的患者很少接受ARIA推荐的常规药物治疗,2.7%的患者接受了一整年的药物治疗,而46.6%和12.9%的患者在AR症状已经出现或即将到来的一段特定时间内接受了处方药物治疗。同时,对疗效的评估显示,32.7%的患者感觉症状消失,2.3%感觉症状加重,39.1%报告症状改善,25.9%报告症状不变。最后,只有4.5%的AR患者曾经或正在接受变应原免疫治疗。因此,未来需要加强患者教育,以改善较差的药物依从性和免疫治疗的接受率。

5

过敏原分布特点

Derp和Derf是多数城市AR患者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长春、太原、乌鲁木齐等城市除外。长春、太原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是蒿属花粉,乌鲁木齐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是藜属花粉。在7个主要城市分布至少8种过敏原(Derf(64.51%)、Derp(63.15%)、蒿属花粉(29.68%)、动物毛发(20.32%)、豚草(12.23%)、德国小蠊(10.75%)、烟曲霉(3.51%)和链格孢(2.32%)。因此,尘螨和秋季花粉的多重致敏和共暴露可能是我国大部分城市夏初秋出现就诊高峰的原因。

6

总结展望

这是中国首个大范围、多中心协同、大规模调研AR患者临床特征的临床研究。确实,由于缺乏花粉监测,无法评估花粉浓度的变化对门诊人数的可能影响。然而,这项调查仍然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提高我们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AR之间的相关性的理解,以及不同AR亚型与慢性疾病和共患疾病之间的关系。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以前未阐明的特征,包括AR患者的门诊高峰期、医疗现状和致敏性吸入性过敏原的特点。

解读:吴欢编辑:杨晓沛审核:季龙

本资讯由我武生物市场部独立翻译整理,旨在用于学术交流。文中相关学术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能应用于临床参考。本平台意在为专家医生提供专业的交流平台,并实时提供各种专业学术资料。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我武生物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sjk/12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