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版常见的5种皮肤血管性病变解析,

单纯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01

单纯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概念

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是肉眼难以看见的,其一般只允许单个红细胞顺序从其管径通过,但因乙醇、雌激素、糖皮质激素、慢性光老化等原因导致其管径扩大而变成肉眼可见的血丝状即为单纯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临床表现

约15-0%的人群会发生毛细血管扩张症,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在皮肤表面可看到数条或数十条丝状、散在分布;

血色;

Ftzipatrick-III以下皮肤发病率亦多见。酒渣鼻作为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之一。

组织病理

真皮乳头部位的毛细血管直径扩张至0.1-1.0mm状态。

0

鲜红斑痣

概念

一种毛细血管畸形,出生时即有,不能消退,人群发病率0.3%,男女发病率均等。

临床表现

1、出生时即有,男女发生率均等,人群发病率为0.3%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头颈部是最好发部位;

3、有一半以上在面部发生的鲜红斑痣分布于三叉神经分布区;

4、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先粉红色斑片变成鹅卵石样或紫色结节斑块(进行性血管扩张);

5、偶尔会伴发化脓性肉芽肿。

组织病理

呈局限性或播放性,是机体在胚胎发育时出错所致的真皮乳头内毛细血管的畸形。

03

血管瘤

概念

一个或数个红色肿瘤,质地较软,大小不等,随着时间增长变得如草莓状,故又称草莓状血管瘤。

临床表现

1、儿童发病率1%,一般1岁以内发病,1/3的患者出生时即有,典型的出现于出生后数周内;

、男女发病比例为1:3;

3、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病,约60%的血管瘤发生在头颈部;

4、大多数为单发(约80%);

5、在1年内生长迅速,1年后开始消退,5岁时50%的血管瘤可自行消退,此后每年约有10%的消退。

组织病理

真皮内病变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内皮细胞肥大并聚集成条索状或团块,部分毛细血管腔明显扩张。

04

樱桃状血管瘤

概念

樱桃状血管瘤又称老年性血管瘤,为最常见的血管瘤,在成年早期即可开始出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以躯干部为主,罕见于手、足或颜面。

临床表现

呈卵圆形或圆形,直径0.5-0.6mm深红色丘疹,质软。高出皮面,呈半球状。数目多少不等,在成年早期即可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可能70岁的人或多或少都出现一些,损害可以发生于皮肤各处,但以躯干为主罕见于手、足或颜面。

组织病理

可见许多中等度扩张的毛细血管附有扁平的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变薄,并常围绕血管瘤的大部分。

05

静脉畸形

概念

血流量减低的一种血管损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脉曲张,静脉扩张、局限性海绵状损害。

临床表现

1、淡蓝色或蓝色隆起状血管斑块或血管形状隆起;

、多发于下肢,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5;

3、像蚯蚓样扭曲或像橡树瘤般的硬块结节;

4、与遗传、口服避孕药及怀孕亦有关系;

5、到晚期会伴有皮肤粗糙,下肢肿胀明显,局部疼痛和溃疡。

组织病理

真皮下部或皮下组织内的静脉血管扩张且充满静脉血,静脉壁的中层肌肉组织和弹力组织到晚期时发生萎缩消失。并被纤维组织所代替。静脉壁变薄,失去弹性而扩张。

以上问题均可通过光电中心全套设备联合治疗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HONKON1科室拥有者

(皮肤血管性病变联合治疗的创造者)

更多人在看:

?注意了!这几种人不适合打水光针!

?万人脱毛节进行时,只有“脱光”才能“脱单”!?激光去红血丝效果有多好?看了这个就明白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sjk/11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