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dquo尖兵rdquo使命守

北京皮肤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在帮助”这是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缩写,为了心中的医学使命我们不断努力着,或者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我们自己并未留意,却被人深深惦念。年4医院急诊科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76岁的刘爷爷因双侧颈部淋巴肿大,辗转4医院历经2个月的诊治未果,刘爷爷精神萎靡、右侧淋巴破溃化脓,加上疫情的影响,外出就医难上加难,家人倍感无奈着急发愁。在机缘巧合之下刘爷爷来到了急诊科,急诊科主任刘强晖耐心、细致的询问了病情、看了相关病历后立即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木村病)收住入院,经过急诊病区医护专业的精心诊治,现刘爷爷已经好转出院。刘主任说道:“此类罕见病我也就见过2例,能见到患者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再见到刘爷爷是在复诊时,精神抖擞,笑容满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医学科就是这个战场的最前沿,医护们就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勇士。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刻时,急诊科多位医护主动请缨,有3位医护人员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并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凭借着对生命无限的敬畏和尊重,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传递一份份爱心,守护一个个生命。寒来暑往,忙碌的穿梭,换来的是病人的安康,赢得的是抢救成功的希望。致敬所有急诊人!

治疗前

治疗后

小知识

什么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木村病)

木村病(Kimuradisease)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最早由日本学者木村发现而得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组织病理学以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见于亚洲中青年男性,其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常因无症状而易被漏诊或误诊。临床上对于头颈部无痛性皮下肿物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尤其是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lgE升高者,应考虑到木村病的可能,进一步行肿物或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小剂量放射治疗、手术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刘强晖主任简介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

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

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督导专家,

国家脑血管病防治委员会优秀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卒中学会青委会常委。

年1月至年2月至法国科学院博士后,

年至今参与创建及完善了医院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溶栓治疗余例。

急诊医学科简介

我院急诊医学科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形成区级规模较大、布局合理、设备先进、技术精湛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涵盖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重症抢救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现有医护人员33人,其中有专业医师10人,包括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4人,共有护士23人。拥有先进的急救设备:多功能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仪、呼吸机、自动洗胃机,以及气管插管设备、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和血糖测定仪、救护车4辆等。主要承担各种危重症的急救治疗,包括心跳骤停的急救复苏,急性左心衰急救、呼吸衰竭的急诊、各种急性中毒的救治和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及院内救治任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大型活动、会议的医疗保障任务,实行无节假日全天候诊,并24小时开通“生命绿色通道”。年急诊就诊人数近7万人,急诊留观余人,入院治疗余人,治愈好转率95.3%。年我科共抢救多人,抢救成功率91.2%。其中包括MODS、ARDS、各种严重复合伤、休克、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等。

(我院急诊医学科承担我院的院前急救工作并参与全市突出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工作。)编辑:陈云霞审核:姚茜茜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sjk/10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