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eosinophilic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s,EGPA)
看到名字就晕对不对,不着急,咱们先把书读薄,学点精华
定义
累及多系统+自身免疫性+嗜酸细胞↑+血管炎
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浸润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属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血管炎。机制
①ANCA介导
肾脏受累为主,可出现紫癜,肺泡出血,鼻窦炎,周围神经病变
②嗜酸粒细胞浸润介导
肺受累为主,心脏受累,胸腔积液和发热发生率更高
临床表现特点
①发热,全身不适症状常见
②多系统受累(详情见下图)
③大部分有多组鼻窦受累
大家有没有发现上图没有写肾脏受累呢?
为什么呢?因为肾肾要求把累及肾脏的部分单独进行详细讲解!
嘿嘿,事实是因为图上看不到肾
诊断标准
6条,≥4条可诊断
①肺临床表现②血常规③神经病变,④鼻窦⑤肺CT⑥活检
3个临床表现,3个检查(血+影像+活检)
详细内容
治疗
诱导缓解治疗方案
①诱导治疗:主要包括: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例如:环磷酰胺)
②维持治疗:病情达到缓解后,推荐使用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
预后不良因素
下列每项计1分,总分5分→分数越高,预后越差。
胃肠道受累
心脏受累
肾功能不全→肾脏很重要
年龄>65岁
缺乏耳鼻喉部位受累的证据
肾脏受累
EGRA肾脏受累较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或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少见。
约1/3发生肾血管炎,且严重程度较低。
可迅速从单纯尿检异常发展为急性进展性肾小球肾炎,有些患者确诊时即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
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寡免疫复合物,局灶性、节段性、坏死性伴或不伴新月体形成的肾小球肾炎。
偶见嗜酸粒细胞明显浸润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部分患者出现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