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成为全国首批运动康复硕士研究生吗2

您想成为全国首批运动康复硕士研究生吗?年上海体育学院面向全国招收运动康复硕士

全国首批运动康复硕士研究生招生——上海体育学院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46号)提出的“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等要求,按照体育总局的统一部署,年科教司根据运动队和市场服务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高校运动康复学科专业的现状,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开展了增设运动康复二级学科,旨在加强运动康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经自主申报、专家评议、网络公示等环节,上海体育学院成为了 批增设运动康复学二级学科的院校。经教育部备案审核通过后,上海体育学院将在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年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学术型及体育硕士中除竞赛组织以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二)同等学力报考者特别说明:

1.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2年以上含2年)

2.毕业(就读)专业必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3.初试合格者,在我校同意参加复试时须加试二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成绩必须及格以上方可录取。

(三)我院不接受大学三年级学生报考。

(四)初试合格的考生须参加复试,复试合格方可录取。复试具体要求见当年公布的复试方案。

(五)学制:学术型硕士,三年。

(六)学费及奖助学金

按照国家规定,从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学校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已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办法。研究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评选,通过申请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岗位工作获得资助。

具体学费及奖助学金办法按我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七)联系运动科学学院:-。

(八)初试成绩查询

电信、联通用户:移动用户: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及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获取上海体育学院资格审查认证后,应选择上海理工大学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 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报名流程: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3.注意事项:

  (1)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2)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4)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

  (5)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招生专业与初试科目

初试考试大纲(不指定参考书,也不排除有超出该范围的可能)

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科目

英语一:全国统考科目

英语二:全国统考科目

俄语:全国统考科目

日语:全国统考科目

运动康复学综合(考试大纲见附件):满分分,考试时间3小时。内容包含《运动解剖学》、《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三个领域的内容,各领域的卷面分均为分。

运动康复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细胞间质、组织、运动系统总论、运动系统各论、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康复评定学》: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反射发育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步态分析、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环境评定

《运动疗法学》: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本体神经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

初试科目

初试内容

卷面分值

折算分值

总分

运动康复学综合

运动解剖学

康复评定学

运动疗法学

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

(一)绪论

1.人体的基本构成

2.常用解剖学术语

(二)细胞和细胞间质

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细胞的基本结构

2.细胞间质

(三)组织

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四)运动系统总论

1.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发生和发育、影响骨生长的因素、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骨的功能、体育锻炼对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骨连结

3.骨骼肌分类和命名、构造、工作术语、物理特性、影响肌力的解剖学因素、骨骼肌的配布规律、确定骨骼肌功能的方法、体育运动对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五)运动系统总论

1.头:颅骨、颅骨的连结、头颈肌的结构与功能

2.躯干:脊柱、胸廓、胸腔的结构与功能

3.上肢:上肢带、肩关节、肘关节和桡尺关节、手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4.下肢:骨盆、髋关节、膝关节、小腿骨的连结、足关节、足弓的结构与功能

5.体表标志与定位

6.发展肌肉力量与柔韧性的原理和方法

(六)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1.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2.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3.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举例

康复评定学考试大纲

(一)总论

1.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康复评定的对象和康复评定方法的分类

2.康复评定的内容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二)人体形态

1.人体形态的测量方法

2.体型评定的分类方法和身体成分评定方法

(三)心肺功能评定

1.运动强度分类和运动试验

2.心电运动试验

(四)反射发育评定

1.脊髓、脑干和中脑等水平反射检查方法

2.脑性儿童瘫痪评定的方法和内容

(五)肌力的评定

1.临床常用的关节或肌群手法肌力检查方法

2.等长、等张和等速肌力测试

(六)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1.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原则和方法、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2.关节运动的类型、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工具

(七)肌张力评定

1.肌张力的概念、影响肌张力的因素、肌张力异常的表现和临床评定

2.痉挛的评定量表和生物力学和电生理评定

(八)感觉评定

1.各种深浅感觉检查的方法及诊断标准

2.躯体感觉、疼痛评定

(九)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

1.平衡与协调的定义、分类和功能分级

2.Berg平衡量表评定标准、评定内容与方法

3.平衡与协调常见测试方法

(十)神经电生理检查

1.肌电图临床意义

2.神经肌电图与低频电诊断检查结果的分析及判断

(十一)步态分析

1.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

2.步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十二)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2.其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的常用量表和评分标准

(十三)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

1.生活质量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概念

2.生活质量的评定内容和常用评定量表

(十四)截瘫及四肢瘫评定

1.脊髓损伤神经学检查

2.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知识

(十五)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1.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2.中枢性瘫痪

(十六)环境评定

1.环境的定义、分类、作用、无障碍环境的作用

2.环境评定的目的和分级

运动疗法学考试大纲

(一)概论

1.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

(二)关节活动技术

1.关节活动技术的概念、治疗作用、临床应用及四肢和躯干活动技术

2.关节活动基础

(三)体位转移技术

1.体位转移技术与方法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

2.偏瘫、截瘫、脑瘫患者各种体位转移方法与技术

(四)肌肉牵伸技术

1.肌肉牵伸作用、种类与方法

2.肌肉牵伸的临床应用

(五)关节松动技术

1.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手法等级

2.脊柱的解剖学概要和运动学概要

(六)肌力训练技术

1.肌力、肌肉耐力概述

2.常用的辅助训练方法

(七)牵引疗法

1.牵引疗法分类

2.牵引疗法作用、适应证与禁忌证

(八)平衡与协调训练

1.平衡与协调定义与分类,平衡训练方法,协调训练方法。

(九)步行功能训练

1.步行的基本概念

2.减重步行的组成、机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十)Bobath技术

1.Bobath方法的基本概念

2.应用不同体位下的活动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十一)Brunnstrom技术

1.偏瘫后的不同恢复阶段的特点

2.姿势反射对运动的影响

(十二)Rood技术

1.感觉刺激的基本概念

2.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的关系

(十三)本体神经促进技术

1.PNF的基本概念

2.PNF技术应用

(十四)运动再学习技术

1.运动学习和运动再学习的概念

2.运动控制和运动功能重建的机制

(十五)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1.习得性废用和塑型训练技术概念

2.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实施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入选标准

(十六)心肺功能训练

1.呼吸康复常用的训练技术和方法

2.呼吸功能、心功能和有氧训练的生理基础和评定

(十七)引导式教育

1.引导式教育概述

2.引导式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史

王雪强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系

医院康复科









































北京 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头部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fbf/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