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中儿科技术宝宝反复发热伴炎症指标高,怎

白癜风怎么挂号 http://m.39.net/disease/a_9358132.html

当心这种不典型病例

最近,病房来了一个6个月的宝宝,因为反复发热2天来住院治疗的,住院前口服抗生素治疗,住院后头孢曲松钠静滴治疗,住院第三天仍反复发热,体温不能降到正常,家长比较焦虑。

分析这两天的病历记录,4天前开始发热,热峰40℃,体温在37-40℃之间波动,也没有发现其他症状。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L,中性粒细胞比率67%,血小板计数×/L;C-反应蛋白90.50mg/L,血沉70mm/h,均比入院时明显上升。

目前治疗后的感觉抗生素治疗貌似无效?

下午查房发现患儿球结膜隐隐充血,没有明显分泌物,又细细查体后发现下腹部及臀部有散在红色皮疹,尚未发现杨梅舌、手足硬肿及脱皮、足底潮红、卡巴红等体征。

请示刘秋海主任后,恍然大悟,难道是川崎病?所以之前抗生素治疗都没效。

马上完善川崎病相关检查,心脏彩超尚未发现双侧冠状动脉起始段未见明显扩张,心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当日夜班医生夜查房发现双眼球结膜明显充血,予阿司匹林联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2g/kg)治疗,患儿第二日发热开始消退,后复查心脏彩超未发现冠脉扩张,病情稳定后办理出院。

宝宝持续反复的发热,对家长来说是件烦心的事儿,发热除了常见的感染性因素外,如果宝宝持续发热,用抗生素效果不好,宝妈宝爸们还需要警惕川崎病的可能。一直以来患川崎病的宝宝也不少,但我们老百姓对川崎病了解甚少,那么现在就来科普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个叫川崎富作的日本医生在年首先发现的,这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病因迄今未明,但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病病因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因为对这种病知之甚少,有的家长因为判断失误而耽搁治疗,给孩子的健康带不可弥补的后果。近年来川崎病发病率增多,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该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四季可见,但每年4-5月及11月至次年1月发病相对多见。

川崎病有哪些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一般大于5天以上,未经治疗者平均12天,最长者可达1月余,体温常达39℃以上,高烧持续不退或者1天内反复多个热峰,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无效。

发热的同时大多数患儿:

1、可出现双侧球结膜充血且无分泌物;

2、出现口唇潮红、皲裂或出血,可见杨梅舌;

3、手足末端早期呈硬性水肿,手掌或足底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指、趾端大片膜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

4、常伴有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数在单侧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

5、出现弥漫性充血性斑丘疹或多型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约一周左右消退。有的婴儿卡介苗接种处重新出现红斑、疱疹或结痂。

川崎病可导致多器官及系统损伤,包括心血管系统、休克、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其中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高,又是可致死原因,是临床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fbf/1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