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立数字骨科中心,进行数字医学与3D打印的融合,使3D打印成为医生的“超级帮手”。为骨科医疗满足不同需求的成套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有哪些应用:
3D打印的医疗模型和手术导板
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的CT或核磁共振数据进行三维建模,然后通过3D打印机将模型打印出来,就得到一个医疗模型。3D打印的医疗模型最主要的作用是让医生在手术前可以直观的看到手术部位的三维结构,有助于医生规划手术方案。尤其针对复杂手术,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手术导板是医生在手术中辅助手术的重要工具,3D打印技术尤其适合制造异型或个性化的导板。
从骨科手术到心脏手术再到肝脏手术……越来越多的手术开始借助3D打印的医疗模型。
例如医院普外科中心主任彭志海-教授团队采用3D打印技术为一位来自贵州的患先天性自身免疫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人进行活体肝移植。术前为了能精准制定手术方案,专家想到了3D打印技术。3D打印将患者的肝胆胰脏器和相应的病变部位以1:1的“实物”形式呈现在医生面前,通过精确评估病变范围与临近脏器组织的三维空间关系,专家团队确定切除病患克的肝脏。在进行肝切除时,专家将模型带入手术室在术中进行实时比对,通过调整3D打印模型并置于最佳解剖位置,为手术关键步骤提供直观的实时导航,对关键部位快速识别和定位;通过精确定位病灶、血管,实时引导重要脉管的接合,提高了手术精准性,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
3D打印脊椎
年8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地为12岁男孩子植入了3D打印脊椎,这属全球首例。据了解,这位小男孩的脊椎在一次运动中受伤之后长出一颗恶性肿瘤,医生不得不选择移除掉肿瘤所在的脊椎。不过,这次手术比较特殊的是,医生并未采用传统脊椎移植手术,而是尝试先进的3D打印技术。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植入可以跟现有骨骼非常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还能缩短病人的康复时间。由于植入的3D脊柱可以很好地跟周围的骨骼结合在一起,所以它并不需要太多的“瞄定”。此外,研究人员还在上面设立了微孔洞,它能帮助骨骼在合金之间生长,换言之,植入进去的3D打印脊柱将跟原脊柱牢牢地生长在一起,这也意味着未来不会发生松动的情况。
3D打印植入物
由于骨肿瘤、车祸等造成的骨骼缺损、颌面损伤、颅骨修补等,都无法用一般修复产品进行治疗,而3D打印产品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这些打印的假体都是依据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量体裁衣而制造的。
然而“量体裁衣”这四个字只是概括了3D打印技术在植入物制造领域的意义之一。3D打印技术在该领域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能够打印出与植入物一体的仿生骨小梁微孔结构,从而有利于人体骨骼的长入。3D打印技术不需要多个环节的生产过程或者使用任何其它工具,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这导致了成本的降低和交货时间的缩短,对于那些体积小、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如骨科植入物,效益尤其明显。
杜芬公司开展了3D打印机对骨科使用范畴及医疗上的研究。研发生产出新一代医疗专用3D打印机,使3D打印机成为骨科医生的“超级帮手”。杜芬以原创技术研发为动力,颠覆传统复制产品的模式,落地应用来开发有效3D打印设备,针对精准医疗、辅助医疗工艺,进行了产品的定向设计和制造,使本型号打印机更加贴近医疗行业的使用。同时提高了机器的精准度和操作的便捷性。满足了打印产品的精准性,使其在医疗配套定位、模拟技术及量身定做得到更大的帮助,同时在合作过程中愿与合作方一起探讨、研究更加好的方案,共同发展。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医疗3D打印机。同时可以提供ODM,OEM定制医疗机构专属您自己品牌的3D打印机。
(公司)
通过多个医疗案例,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杜芬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使用范围,在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3D打印技术必将领用到骨科手术的多个环节,包括术前规划、指导个体化的植入物。个体化骨科植入物可保证几何形态的完美匹配,理论上可保证良好的初始稳定性、改善骨骼长入,延长假体寿命。
3D打印技术与医疗的结合完美的发挥出3D打印的特点:个性化的定制与快速成型。所以随着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深入,3D打印在骨科方面的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