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患者来讲,不管是大病或者小病,能够快速治愈,就是其最大的愿望,而能否找到病因,则是痊愈的关键,同时也是每一个医生所肩负的重要职责。然而在现实中,同一种症状可由不同的疾病引起,一种疾病的表现也可以多样。确诊并非易事,有时只能一个个排除,这漫长的求医之路对于患者的身心及经济都是极大的挑战。河科大一名75岁的患者张奶奶就遇到类似的问题,经过长达二年的四处奔走治疗,最后在河科大风湿免疫科得以确诊,并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75岁的张奶奶阵发性咳嗽两年,一直不好,在河科大风湿免疫科就诊之前两个月,病情加重。张奶奶回想起病情,大约在两年前,在一次受凉后出现鼻塞、咳嗽、咳黄痰、声音嘶哑等症状,医院就医时,诊断为肺炎,治疗一段时间后不见好转。而后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诊断为鼻炎,经过治疗,时好时坏,并且病情会随季节有所变化,夏季减轻、冬季则会加重,综其效果来看,不能治愈,反反复复。张奶奶曾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喷雾,咳嗽当时有所减轻,然而在风湿科就诊前两个月,咳嗽突然加重,呈阵发性干咳,伴声音嘶哑,无发热、胸闷、胸痛,医院,再次被诊断为肺炎,经过治疗,不见好转。后转到河科大心内科,查血沉增快,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及两肺下叶炎症,纵隔淋巴结肿大,给予抗感染、化痰等方案治疗,效果并不好,后请风湿免疫科会诊。风湿科医生详细询问张奶奶的病史:缓慢起病,有咳嗽、鼻塞、血性鼻腔分泌物、声音嘶哑、右眼红、听力下降,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均不佳。经过详细查体,并完善免疫学相关检查,最后诊断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减轻,血沉下降,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之后两年来的随访观察,张奶奶的病情虽有小的波动,但总体稳定。
张奶奶的所患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一种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因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与其他很多疾病极其相似,因此误诊、漏诊现象严重。据调查,11%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确诊需要1年,患者的肺、肾最常受累;该病没有特异性表现,可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关节肌肉疼痛、皮疹、神经炎等,并有多脏器受累,实验室相关检查阳性。
专家提示: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咳嗽,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血管炎的可能性,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如何分享: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收听:点右上角---查看公共号
QQ群:河科大一附院风湿免疫()
搜索
添加订阅号:科大风湿免疫(fs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