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眼里的化验单嗜酸性细胞

作者:医院沈凌

现代医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各种生物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实验室项目增多,在医院里基本上每个医生看病都要开一些化验单和检查单,如何去理解化验的结果,如何辅助临床工作,却是我们每个医生每天需要面临的问题。

先从哪一项讲起呢?那就从血常规里的嗜酸细胞开始说起吧!在一年前我遇到了一个妈妈带着十几岁的少年来我就诊,他已经咳嗽一个月时间了,医院的呼吸科和中医科都看过,咳嗽药换了好几种都没什么效果,咳嗽以夜间明显,我在浏览患者化验单的时候,看到两次血常规中都有嗜酸细胞增高的情况,约10%。我再看了看胸片,很干净,然后我再询问患者是不是有过敏性鼻炎的情况,之后我就基本上判断出这个孩子其实患上了哮喘。后来通过肺功能检查就证实了我的判断。

嗜酸细胞通常在血液里的比例很小,以前的报告单大概在白细胞中的比例只有0.5%~5%,现在国内根据新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整为了1%~8%,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细胞数增加。不过我仍认为只有超过5%就要引起重视。嗜酸细胞产生于骨髓,具有独特的细胞学特点和功能,它的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它主要存在于组织中,组织中的浓度比血中高~倍。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寄生虫的斗争发展很漫长,所以需要有专门对付这些寄生虫的细胞,于是乎出现了嗜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与蠕虫类寄生虫感染有很大关系,它能黏附到寄生虫上,将氧化代谢产物、蛋白酶、阳离子输送到这些微生物表现以产生缓慢但确切的细胞毒性作用。嗜酸细胞的产物一方面能杀灭寄生虫,但如果持续增加的话,由于其代谢产物对人体器官也产生毒性,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嗜酸性粒细胞的产物与呼吸系统很多疾病有关,例如它的最主要产物中主要碱性蛋白可以激活肥大细胞,收缩支气管、损伤鼻上皮,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损伤气管上皮;它还能产生许多细胞因子,具有增加呼吸道收缩的敏感性和增加血管通透性。

嗜酸性粒细胞在呼吸科内最常见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这两个病,如果结合免疫球蛋白E增高,高度提示患者有特定的过敏原,需要向患者了解他的过敏史,如有没有季节性发作的病史,有没有接触花粉或者宠物后发作史;可让患者查查过敏原。如果存在特定的过敏原或者职业史的患者,最重要的是避免接触或者脱离这个岗位,同时在使用药物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免疫调节治疗和脱敏治疗。

当然如果哮喘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伴随嗜酸细胞明显增高的病人,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疾病,一是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简称ABPA),另一个是CSS,又称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这两个疾病都有肺部影像学的变化,所不同的是ABPA的影像学更具特征性,即中央气道扩张;而CSS则是一个全身多脏器受累的疾病,预后相对更差。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zzbx/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