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概要]
男,21岁,反复头晕头痛21天,加剧12天,伴四肢抽搐1次。
头颅MR如下:
(T1WI)
(T2WI)
(黑水)
(增强)
[影像学特点]
左额叶局部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病灶,相邻脑膜增厚,部分呈结节状,增强病灶不均匀强化,脑膜显著强化,部分呈结节样,占位效应不突出。
[诊治经过]
追问病史,该患者有不洁性生活史,查梅毒抗体阳性,予青霉素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复查病灶消失。
[最终诊断]
神经梅毒
[延伸拓展]
神经梅毒分为5种主要类型,即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脊膜梅毒、脑膜血管梅毒、脑实质梅毒(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痨)和树胶样肿性神经梅毒。
脑膜梅毒一般以脑底部的脑膜病变较为严重,常波及脊髓的上颈段及颅神经,病程早期CT扫描多元异常病变,增强检查有时可见脑膜的线状强化。MRI检查脑膜及脑表面T。WI有时能显示比脑脊液略高信号和较弥漫的线形T2WI高信号,明显强化,邻近脑组织发生肿胀,第四脑室外侧孔及正中孔因纤维结缔组织封闭可出现梗阻性脑积水。
脑梅毒树胶肿患者MRI表现较典型。病灶可发生在脑组织任何部位,影像检查病变呈单发或多发,CT扫描显示为低或等密度区,可有环状强化。T1WI上病灶呈类圆形,直径约2.O-2.5cm,位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病灶中心的干酪样坏死为低信号或等、低混杂信号灶,周围有较大面积水肿造成的低信号区,且有占位效应,干酪样坏死在T2WI上为高信号或等、高、低混杂信号,周围水肿带为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不规则环形强化,是因为坏死区周围炎性肉芽组织新生血管的血脑屏障不成熟,邻近脑膜强化代表脑膜受累。有类似影像表现的疾病还有其它炎性肉芽肿、脑转移瘤、恶性脑膜瘤,均可表现明显强化的结节,中心可出现坏死,周围有大面积水肿。鉴别的要点:①梅毒树胶肿多起源于脑膜,与脑膜关系密切, 病变层面显示病变的边缘与周围脑膜以钝角相交,而其它炎性肉芽肿(如结核瘤、隐球菌瘤、脑弓形体肉芽肿等)多位于脑实质,故与脑膜一般不会出现钝角相交,脑膜转移瘤常出现广泛脑膜强化且结节很小,多易于鉴别。②恶性脑膜瘤的肿块一般较梅毒树胶肿大,如病灶较小,其中心坏死机会也少。
[参考文献]
孙鑫,肖新兰.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诊断分析.放射学实践,年9月第21卷第9期.
鸣谢:丁香园xiao79bing站友提供病例
---------------------------------------
恭祝各位同道国庆节快乐!
白癜风治疗费用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