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窒息的表现:新生儿面部苍白;口唇青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次/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张力松弛。
.新生儿窒息应按ABCDE复苏方案。A是根本,B是关键,E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
A.通畅气道: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吸净口、咽、鼻黏液。
B.建立呼吸:通气频率为40~60次/分,以心率增加接近正常、胸廓起伏、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通气有效的主要指标是可见胸廓起伏。
C.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可采用双拇指法或中示指法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体下l/3
处,按压频率为次/分,压下深度为1.5~2cm,按压放松过程中,手指不离开胸
壁。按压有效时可摸到股动脉搏动。
D.药物治疗:胸外心脏按压不能恢复正常循环时,遵医嘱给予l:肾上腺素。
E评价:复苏过程中每30秒评价新生儿情况。
.新生儿窒息患儿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表现是意识改变和肌张力变化。轻度表现为兴奋、激惹、肌张力正常,吸吮反射正常,拥抱反射活跃,不出现惊厥;中度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可出现惊厥;重度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消失,惊厥频繁。引起脑损伤的部位与胎龄有关。
.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用的辅助检查有头颅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脑电图。
轻度脑电图正常;中度可见癫痫样波或电压改变;重度脑电图及影像学诊断明显异常。头颅B超可见脑室及其周围出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如患儿无围生期窒息史,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脑病时可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疑有功能性障碍者,将
其肢体固定于功能位,早期给予患儿动作训练和感知刺激的干预措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常表现为易激惹、过度兴奋或嗜睡、昏迷等神志改变,为中枢兴奋或抑制症状交替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常表现为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角弓反张等;早期肌张力增高,以后减弱或消失。
.新生儿颅内出血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有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严重者糖定量降低。影像学检查首选B超,可确定出血部位和范围。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镇静止惊选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或水合氯醛灌肠;降低颅内压选用呋塞米;止血选用维生素K1。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护理时应注意:保持安静,减少噪声;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集中护理操作;静脉穿刺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喂乳时不宜抱喂;保持头抬高15°~30°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应注意生命体征、神态、瞳孔、肌张力、前囟等改变。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生后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所引起的。常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μmol/L,早产儿μmol/L;一般情况良好。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疽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μmol/L,早产儿μmol/L;
(3)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
(4)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5)血清直接胆红素26μmol/L;
(6)一般情况差。
.血清胆红素浓度μmol/L时,常发生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有:精神反应差、拒乳、嗜睡、肌张力减低及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等。
.新生儿溶血病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多为母、子血型不合(母0型、子A或B型血)引起。
.黄疸患儿应加强保暖,提早喂养。若为母乳性黄疸,可暂停母乳3~5天,待黄疸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若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
.光照疗法临床上适用于间接胆红素增高的新生儿。其原理是间接胆红素经蓝光照射后可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
.光照疗法应采用波长~nm的光疗箱,灯管与皮肤距离为33~50cm,灯管使用小时后必须更换。
.光照疗法的注意事项
(1)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
(2)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
(3)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
(4)患儿全身裸露入箱,只用长条尿布遮盖会阴部,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5)单面光疗箱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每2~4小时测体温1次,使体温保持在36~37℃为宜。
(6)光疗过程中按需供给水分及营养。
(7)血清胆红素μmol/L(10mg/dl)时可停止光疗。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寒冷、感染、早产、窒息等,其中寒冷是主要原因。
.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病机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易散热;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当体温降低时容易发生硬化。
.寒冷损伤综合征常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患儿肛温35℃,重症30℃;硬肿顺序是小腿一大腿外侧一整个下肢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一全身。临床上常根据硬肿的范围将硬肿分为3度:轻度20%;中度20%~50%;重度50%。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出血。
.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若肛温30℃、腋温-肛温≥0时,宜采用自产热复温方式,可将患儿置于预热至30℃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当肛温30℃时,无论腋温一肛温差如何,宜采用外加热复温方式,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加热,每小时提高箱温l~1.5℃,箱温最高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新生儿脐炎常表现为脐周皮肤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重者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腹膜炎、败血症等。
.脐炎轻症者用2%碘酒及75%酒精清洗;脐部化脓或出现全身症状者可用青霉素。如有脓肿形成,则需行切开引流;肉芽肿形成者可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后,敷以油膏。
.脐炎患儿洗澡时,注意不要洗湿脐部,洗澡完毕,用消毒干棉签吸干脐部,并用75%酒精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者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反应差或烦躁、喂养困难、哭声异常、肌张力低、激惹、惊厥、呼吸暂停等。经补充葡萄糖后上述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
.无症状低血糖可给予进食葡萄糖,如无效改为静脉输注葡萄糖;对有症状患儿都应静脉输注葡萄糖;对持续或反复低血糖者除静脉输注葡萄糖外,结合病情予氢化可的松静脉点滴、胰高血糖素肌注或强的松口服。
.新生儿低血糖患儿护理时应注意:生后能进食者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或吸吮母乳;早产儿或窒息儿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葡萄糖输入;定期监测血糖,静脉输注葡萄糖时及时调整输注量及速度。
.当新生儿血清总钙1.75mmol/L(7mg/dl)或血清离子钙0.9mmol/L(3.5mg/dl)时称为低钙血症,早产儿多见
每篇文章阅读完后请
戳一下下面的赞助商广告,不花钱,可重复点击
您的每一个点击都能帮小编坚持发送下去
↓非常感谢↓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