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术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难以控制的颅内压增高,如严重脑外伤、深部脑内病灶手术后、颅内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之后的脑水肿。待病情稳定后,考虑到颅骨完整性对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应给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最初是将术中取下来的自体骨瓣植入,但术后可能有较多的并发症,主要有植入骨瓣被吸收。随着人工植骨材料和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应用人造材料修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有吸收自体骨瓣倾向的患者,人工材料颅骨修补让患者获益更大。医院神经外科的FalkoSchwarz等回顾性分析年至年的颅骨修补患者,比较使用自体骨瓣与代用材料“颅骨”的利弊。结果发表在年3月的《JNeurosurg》。
自体骨瓣从术中取下来后,置于-80°C的深低温无菌敷料中保存;破碎骨片先用钛连接片拼接成形。人工材料包括陶瓷、聚醚酮树脂和钛合金板等,根据CT三维成像技术塑造出理想的形状。颅骨修补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以后每年定期CT随访。根据骨质吸收的影像学表现分为两种类型,I型:骨质变薄;II型:颅骨内板和外板完全吸收。II型患者需进行再次修补手术(图1)。
图1.两种骨质吸收类型。左图为I型,骨质变薄;右图为II型,局部骨质完全吸收。
例颅骨缺损患者接受自体骨瓣修补,例患者进行人工材料的颅骨修补手术。随访结果,自体骨瓣植入患者因严重并发症进行二次手术的风险明显高于人工材料颅骨修补患者(OR2.48,95%CI1.11–5.51),其中例发生自体骨瓣吸收;除外自体骨瓣吸收者,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自体骨瓣吸收与患者年龄(OR0.97,95%CI0.95–0.98;p0.)、分流依赖性脑积水(OR1.73,95%CI1.02–2.92;p=0.04)和植入骨瓣的破裂片在2块以上(OR22.01,95%CI9.43–51.61;p0.)明显相关。根据这些因素将患者分为14个亚组进行分析(表1),发现年龄小于30岁组自体骨瓣吸收的阳性预测值(PPV)较高,其中骨瓣完整者为46.1%、骨瓣破裂者为80%、骨瓣破裂和脑积水患者为66.7%。31-60岁的患者在植入破裂骨瓣片后,发生植入骨质吸收的PPV也较高,伴脑积水的植入骨质吸收PPV为75.1%,不伴脑积水的PPV为66.7%。
综上所述:1.年龄小于30岁的患者,自体骨瓣吸收率高,不建议用自体骨瓣进行颅骨修补,特别是破碎的自体骨片更易被吸收,应该弃之,改用人造材料的“颅骨”。2.年龄在31岁-60岁间的患者,也不宜用破碎的骨片修补。
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