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6日—9日,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上海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承办的第二十一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会议以“攀登中追求卓越,创新中缔造未来”为主题,内容覆盖神经病学基础、临床学术热点及近年来领域内最新科研成果、重大学术成就及最新专家共识。
福建医院神经内科秉承优良传统,积极参会,投稿数量全国排名第十二。在本次大会上,附一神经科共有大会报告1项,专题报告2项,论文发言8项,壁报交流18项,书面交流54项(详见文末附录)。学术交流亚专业覆盖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病、肌电图及临床生理、神经康复、神经生化、神经遗传、护理等各个分支。
本次大会,王柠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了年会的特色保留节目——“专家面对面”疑难病例讨论会,并从明确疾病的致病基因、变异位点和修饰基因及基因治疗就“神经遗传病诊断和治疗的现状与展望”这一内容进行大会报告。
神经遗传是附一神经科的传统优势亚专业,王柠教授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遗学组的组长,也是神经遗传专场的主席。近年来,该专场一直保持了学术水准高、讨论气氛热烈的特色。今年,陈万金教授就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新基因MYORG的发现及功能研究进行了专题报告,自年华中科技大学刘静宇教授发现首个PFBC致病基因SLC20A2以来,其他实验室后续又发现XPR1、PDGFRB、PDGFB等致病基因。然而,仍有50%以上的家族性患者的遗传因素尚未明确,而MYORG突变比例达11%,在隐性家系中所占比例高达50%,引起会场专家高度重视。
林翔医师对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行了报告,提示线粒体网络功能障碍在SPG4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给将来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张奇杰医师汇报了福建地区家族性ALS患者基因突变和临床特点分析。近年来,福建医院ALS研究团队,高度重视ALS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在接诊的例患者中,联合Sanger测序和新一代测序技术,共发现了16个基因突变明确的家系。
在脑血管病专场,林毅副主任作为专场主持人就遗传性卒中诊疗新进展与策略思考进行了专题报告。
蔡乃青医师介绍了甘油三酯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相关性研究。
段心怡医师介绍了中国东南部地区CADASIL患者特殊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谱相关性研究。
在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专场,林晓虹医师介绍了在福建地区发现的6例热带痉挛性截瘫患者的临床特点。
在神经生化、神经肌肉病与周围神经病专场,蔡斌教授对脑血管病康复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发言,他出色的工作荣获大会优秀论文奖;王志强副主任分析了6例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及病理特点。
本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在最新知识与成果的交流碰撞中胜利闭幕。本次盛会充分展示了科室在多个亚专业组发展的良好成果。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福建省神经病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共同努力!
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及论文发言附录
(大会报告)王柠“神经遗传病诊断和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脑血管病专场
(专题报告)林毅“遗传性卒中诊疗新进展与策略思考”
(论文发言)蔡乃青“甘油三酯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发言)段心怡“中国东南部地区CADASIL患者特殊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谱”
神经遗传专场
(专题报告)陈万金“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新基因MYORG的发现及功能研究”
(论文发言)林翔“线粒体功能障碍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患者中的致病机制研究”
(论文发言)张奇杰“福建地区家族性ALS患者基因突变和临床特点分析”
神经肌肉病与周围神经病专场
(论文发言)王志强“6例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及病理特点分析”
神经康复专场
(论文发言)蔡斌“脑血管病康复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神经生化专场
(论文发言)曾一芳“福建地区早发型帕金森病的外显子拷贝数分析”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专场
(论文发言)林晓虹“热带痉挛性截瘫患者临床特点”
福建医院神经内科
福建医院神经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医学重点学科、福建省优先发展学科、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以及院重点学科。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现为福建省研究生与专科医师培训双基地,为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的挂靠单位,并成立有福建省神经病学研究所。目前开放病床一百四十余张,拥有视频/动态脑电图、肌电图、经颅多普勒(TCD)等一系列相关辅助科室。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神经遗传病、神经肌肉病、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变性、神经免疫与感染、神经心理与认知障碍、头面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稳定的亚专业方向。取得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成为位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的先进学科,在福建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龙头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