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四季度薄膜BOPP开启一路狂飙模式,疫情之下,“膜”力四射。
今年数据来看,BOPP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持续低迷行情,及三季度前段震荡期后,自9月份开始实现持续上涨的局面,BOPP市场也陆续步入正轨,且伴随着需求端进一步支撑,膜价实现持续上调姿态。
10月,BOPP包装膜迎来了节后三连涨的节奏,华东厚光膜由9月底的元/吨到10月底的1元/吨,累积涨元/吨;11月工作日第一天涨幅在-元/吨,突破了今年单日涨幅记录,截止本月0日华东厚光元/吨,本月累积上涨元/吨左右,18光与厚光价差也扩大到-元/吨,厚光现金流由前三季度的增长到0元/吨左右,薄光甚至更大;BOPP电容膜由于上游北欧化工、大韩油化减产提价,成本增加,国内普通型薄膜涨幅在-元/吨;订单方面经过10月上旬和10月最后一周的下游集中拿货,包装膜厂订单由9月7-15天排产期增加到30天甚至更长有月左右,电容膜交期由上半年的3-7天增加到15天以上。当前BOPP市场现货难寻情形下,加剧了市场恐慌,膜厂控价能力进一步放大,膜厂封盘、价差扩大等现象造成了市场混乱。原料方面PP方面,得益于国内新增产能释放推迟,前期国内标品排产低于往年正常水平,上游石化库存控制在相对低位水平。海外新增产能方面,受疫情及飓风影响,投产进度延缓,预计最快在明年上半年才能对国内形成有效供应,四季度外盘价格都有明显提升。PP的强势源于上游石化厂库存压力不大,以及处于下游传统旺季,而近期海外疫情持续发酵,以及部分装置问题导致,PP价格大涨,成为标品突破的导火索。欧洲疫情的二次暴发加大了对我国防疫物资的需求,从而带动了PP的强势。市场方面00年因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上半年BOPP行业开工负荷受创,膜企多维持低库存运营;随着国内公共卫生事件陆续得到控制,国民消费能力回升,三季度开始BOPP市场下游活跃度逐步恢复;同时,国外部分地区公共卫生事件尚在持续,国外生产机制尚未全部恢复,特别是近期,欧美多个国家疫情再次暴发,并且二次暴发比第一波疫情更为严重。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近期颁布了新一轮的紧急封锁计划,受此影响,产品需求更多依赖中国。供需方面BOPP包装膜方面由于疫情原因原计划今年投产延期,同时部分膜厂搬迁等因素,同比预期产能低了5%左右;BOPP电容膜方面江苏中立方去年停产至近期恢复,浙江双凯停产、江苏百正、大连三荣检修,河北海伟生产线检修,长期损失量年度0吨,短期损失量月度吨左右,月度损失量在15%。
目前我国是全球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也是全球唯一GDP增长由负转正的国家,截止到10月增长GDP恢复到0.8%增长值,反映了国内消费能力逐步在恢复,从持续的高产量以及不断下降的库存,可以看出下游需求超预期地好。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四季度零售消费如期进行,国内双十一节及国外圣诞节的需求,均推动塑料包装的消费,POPP需求得以保证。第二,海外订单转移,国外疫情也为外需提供了机会,需求改善通过“内外双循环”的良性互动实现;同时下半年迎来国内“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以及国外疫情失控部分订单流向中国,其中家电、服装、食品、医疗物质等产品对BOPP包装膜及电容膜等需求巨大,进一步推高了市场对BOPP薄膜的需求,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BOPP企业订单情况来看,当前包装膜厂累积订单30天左右普遍存在,甚至更长到个月以上排产期,目前包装膜厂多数订单在薄光、消光膜及珠光膜上,厚光因排产减少当前供应显得更加紧张,电容膜厂主要订单普通型薄膜上。BOPP市场无货是当前主基调,且新单交期长,BOPP市场缺货情况将持续至少到1月底,阶段内货紧现状难以改善,膜价在在当前市场缺货的情形下,膜厂订单交付将决定膜价走势。随着年底各企面临资金回笼压力,及上游PP产能释放、石化年底备库压力,下游终端旺季结束,市场行情或回归理性。中国塑膜网00PFCHINA·商务合作广告内容投放联系:1580153网站信息资讯联系:更多业务注册PFC会员,享受7天免费试阅,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