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病例

-男性患者出现肝转移和双阴性(CK7/CK20)染色的前列腺腺癌。

-子宫漂亮的上皮样平滑肌瘤。缎带样的良性平滑肌细胞上皮样形态。如果条索和≤1厘米:丛状肿瘤。

-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常伴随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女性占优势,通常在30-50岁之间,自限性,通常在6-8周内病程。非干酪性肉芽肿包围滤泡和“吞噬”胶体。

-磷酸甘油酯晶体沉积病(PGDD),病表现为老年妇女臀部软组织肿块。HE,RT.偏光显微镜。PGDD是一种罕见的以磷酸甘油晶体沉积为特征的疾病,常在软组织或骨的疤痕上模拟肿瘤。它有时会形成一个大肿块,并被误诊为恶性肿瘤。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知之甚少。这种沉积病显然是由损伤和随后的巨噬细胞聚集引起的,从上皮样细胞的细胞膜辐射出晶体沉积的组织学图像。巨噬细胞本身可能对晶体的形成有贡献。一种假设认为,局部炎症可能引起巨噬细胞内磷酸甘油代谢的局部紊乱,导致巨噬细胞浸润和晶体沉积的逐渐扩大。

-肾嗜酸细胞瘤,伴有局灶性肾周脂肪组织及邻近血管侵犯

肾嗜酸细胞瘤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问题。

方法和结果:本文对例嗜酸细胞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记录了有问题的大体和微观特征。多灶性肿瘤12例(11%),双侧肿瘤5例(4.6%)。大出血30例(27.5%),中央瘢痕35例(32.1%)。在显微镜下,17例(15.6%)肿瘤出现肾周脂肪浸润,4例(3.7%)嗜酸细胞瘤发现血管侵犯。2例(1.8%)检出罕见的核分裂和局灶性凝固性坏死。16例(14.7%)嗜酸细胞瘤可见灶性透明细胞改变,典型表现为透明区。13例(11.9%)嗜酸细胞瘤有局限性病灶,呈嗜铬细胞样组织学改变(不超过肿瘤的5%)。在12例(11%)嗜酸细胞瘤中,微囊腔内有罕见的乳头状形成。27例(24.8%)、41例(37.6%)和40例(36.7%)的肿瘤中核异型性、瘤巨细胞和包裹小管的检出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52个月的中位随访(范围1~个月)后,没有因嗜酸细胞瘤引起的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

结论:对肾嗜酸细胞瘤形态学变化谱的认识有助于病理医生在有问题的病例中确定嗜酸细胞瘤的诊断。

注:病例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仅供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zzbx/10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