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执业医师考试可以说是近在咫尺,很多考生拼劲全力以便能成功考过,而每年临床医师考试可以说是变化多端,让很多考生摸不着头脑。在这里医考营整理历年考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
障碍、大腿内侧受限找骶髂。
5辅助
1X线平片:腰椎正侧位片,可以看到椎间隙变窄;
重要点!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映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
2X线造影:
3CT和MRI:L3-4L4-5L5-S1CT
4B型超声检查:B型超声诊断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简单的无损伤方法
注意!——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表现,不应诊断本病。
5其他:
6病例:
中年男性+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腰椎间盘突出症
7定位:
1L3~L4椎间隙——患肢麻木(部位大腿);2L4~L5椎间隙——患肢麻木(部位小腿);
3L5~Sl椎间隙——患肢麻木(部位为小腿外侧或足背);
8诊断:
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X线平片上相应神经节段有椎间盘退行性表现者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表现,不应诊断本病。
8鉴别:
1腰痛的鉴别
1腰肌劳损——不会出现坐骨神经痛;
2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最常见腰痛的原因是棘间韧带损伤,
3强直性脊柱炎——僵硬驼背,无坐骨神经痛;
4腰椎结核——慢性逐渐加重的腰痛,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2伴坐骨神经痛
1神经根和马尾肿瘤——神经肿瘤发病较缓慢,无椎间盘突出症的因动作而诱发的病史。
鉴别——主要依靠脊髓造影、MRI及脑脊液检查。
2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鉴别——主要依靠X线、造影、CT、MRI。
3坐骨神经痛
1梨状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臀部和下肢痛,与活动有关,休息即可明显缓解,臀肌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神经定位体征多不明确。
2盆腔疾病——盆腔后壁的炎症、肿瘤可刺激腰骶神经根,引起相应症状,依靠直肠、阴道检查、X线、B超鉴别。
8治疗
1非手术治疗: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最主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约80%的患者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
1绝对卧床休息:当症状初次发作时,立即卧床休息,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难以坚持。
2持续牵引:采用骨盆牵引可使椎间隙略为增宽,减少椎间盘内压,扩大椎管容量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
3理疗和推拿、按摩:可使痉挛的肌肉松弛,进一步减轻椎间盘压力。
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常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加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
5髓核化学溶解法——注意:有产生过敏反应可能、或局部刺激出血、粘连再次影响神经根的功能。
2.经皮髓核切吸术:主要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型的患者,且不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3.手术治疗:严格指证(常考):经过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者马尾神经受压;
10非化脓性关节炎(见风湿科)
记忆:
1骨性关节炎(OA)
●两大主要特征: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继发性骨质增生。●好发人群: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关节: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远侧指间关节等部位。
1定义:
退行性关节病,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2病因
1不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疾病是.骨性关节炎
2肥胖是下列哪种风湿病的易感因素:骨性关节炎
3病史:
人群:最常见于中老年女性;
部位:最好发于负重较大的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远端指间关节。
4病理
1疾病主要累及的靶器官以非炎症性病理改变为主要特点
2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软骨退变。
3最早的病理是关节软骨。
5临表
症状
1.疼痛——“休息痛”——主要症状,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2.晨僵和黏着感-----注意与类风关的不同在于持续的时间!体征
1关节活动弹响(骨摩擦音)为特征性体征,膝关节最多见
2关节肿胀:膝关节浮髌试验阳性,手指远侧指间关节侧方增粗,形成Heberden结节。
6辅助
X线检查: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不同程度变窄,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7诊断
(1)“休息痛”。(2)膝畸形和肌萎缩。(3)X线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关节畸形。
8治疗
1.一般疗法: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或损伤。
2内科疗法:非手术治疗是首选:药物治疗
1)对乙酰氨基酚(首选):该药物具有镇痛作用,
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但不能改变骨关节炎的病程。
2)非甾体抗炎药:
3)糖皮质激素:是每年注射次数不应超过4次。
3手术治疗
早期:关节清理术
中期:有关节畸形行截骨矫形术。
晚期:关节置换术
2强制性脊柱炎----不死的癌!
病变常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和畸形。
本病属血清阴性反应的结缔组织疾病,以此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
1病史:
人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16到30岁
部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最早累及部位是骶髂关节。
2临表:
症状:——腰背痛,晨僵。疼痛特点——静止痛,休息痛,活动后反而减轻。
体征:——“4”字试验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
3辅助
1X线:骶髂关节明显破坏。后期呈竹节样变化——强制性脊柱炎。
2实验室:最常见是HLA-B27阳性。
4病例
青少年男性+静止痛,休息痛,活动后反而减轻+“4”字试验阳性+X线呈竹节样变化+HLA-B27阳性===强制性脊柱炎
5治疗
目的:解除疼痛,防止畸形和改善功能、减慢病情进展。
1.一般治疗:鼓励患者坚持活动,指导患者选择恰当的锻炼方式。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是缓解关节疼痛和晨僵的一线药物。
2)抗风湿药物:最常使用的药物是柳氮磺吡啶,对活动性外周关节受累为主的患者有效。3.手术治疗:严重畸形有影响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3类风湿关节炎
1定义: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病变。病变特征:多个近端指间关节对称。
2病史:人群:中年女性最多见。方式:最常以缓慢而隐匿的方式起病。
3病理:——慢性滑膜炎。关节对称肿痛畸形
4临表
1关节表现:
关节表现最有意义是关节肿,关节最常见表现是晨僵,
最早的关节症状痛和压痛。最常见的关节部位是腕部。
2关节外表现:
关节外表现最有意义是:皮下结节。
最特异的皮肤病变是类风湿结节,
最常见的肺部病变是肺间质病变。
最常见的心脏受累是心包炎。
5辅助
1血象+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补体+关节液+类风湿结节活检。
2RF——不是诊断RA的必备条件,RF可见于多种疾病。
3在常规临床工作中测得的RF类型是IgM
4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CD4+细胞。
CD4+细胞:类风湿关节炎+爱滋病+结核病。
6X线:
I期关节端骨质疏松II期关节间隙变窄III期关节面被腐蚀IV期关节破坏后骨性强直。
7诊断
17条诊断标准:晨僵3关节肿近端关节对称皮肤X线类风湿因子
临表+实验室+X线
2病程都是6周
3,3个关节皮肤因X线而晨僵。
8病例
中老年女性+多个外周关节受累+对称性小关节炎+RF(+)=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单发+大关炎。
化脓性关节炎==青少年+高热。
骨性关节炎==骨擦音/骨擦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疼痛缓解。
9鉴别
1强直性脊柱炎:见于青壮年男性,不累及手关节,HLA-B27阳性,血清RF阴性。
2银屑病关节炎:皮肤银屑病变后若干年,本病累及远端指关节处,同时可有骶髂
关节炎和脊柱炎,血清RF阴性。
3骨性关节炎:50岁以上,以运动后痛、休息后缓解为特点。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为
主,手指则以远端指关节出现骨性增生和结节为特点。血沉增快多不明显。血清RF阴性。
4系统性红斑狼疮:蝶形红斑、脱发、蛋白尿等较突出。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多阳性。
9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最重要:
1非甾体抗炎药、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甲胺蝶呤最主要的不良反映:胃粘膜损伤。
3糖皮质激素等。
2手术治疗指证:是有关节畸形。严重关节活动障碍。小结:类风湿诊断标准()1:足够时间的晨僵;1:皮下结节;2:X线+RF。3:多个、小、对称性关节肿胀;
4痛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1定义
1)急慢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病
2)临床特点:高尿酸血症,痛风石
3)特征: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4)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不同点在于高尿酸血症仅表现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升高的。
2病史
人群:中老年男性;
部位:大拇指
3临表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
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但血尿酸水平越高,发生关节炎的可能性越大。2.急性关节炎期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怎样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