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除了感冒,最常见的也许就是各式各样的唇炎了。
恰好我在前些日子有唇炎的经历,我就打算写文章和大家分享,帮助大家避免或正确处理这方面问题。那是月初我在一次Party上被大虾的胡须刺了嘴唇,我的上嘴唇便肿了一个多礼拜。在消肿时我又禁不住嘴唇的难受去舔嘴唇以至于消肿后我的嘴唇裂开了大口子,刚嘴唇开裂时的那顿饭我几乎一边擦我的血,一边就着我的血吃饭,这让我大长记性了。
牙口方面的病症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得了口腔溃疡以至于你不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牙疼或牙龈肿胀以至于你说话都要咧着嘴,嘴唇干裂让你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启齿来避免吃到自己鲜血,最可恶是你不能和你的对象来一场狂风暴雨地互啃,相信我,这绝对会让你抓狂。知道原因才能更好预防唇炎,让我们看看现代医学是如何理解唇炎的:(以下论述来自于丁香园)
根据病程分急性与慢性唇炎;根据临床症状特征分糜烂性、湿疹性和脱屑性唇炎;根据病因病理分慢性非特异性、腺性、良性淋巴增生性、肉芽肿性、光化性、变态反应性唇炎和梅-罗综合征。常见的唇炎有7种类型: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发生病因可能与温度、化学、机械慢性持续性刺激因素有关,例如:高原寒冷或气候干燥地区、舔唇咬唇不良习惯以及喜吃辛辣和烫食的生活习惯等。
腺性唇炎
发生病因不甚清楚,可能与先天性遗传、牙龈炎、牙周炎等局部病灶和局部刺激有关。好发于中年或中年以上男性,多见于下唇,患唇腺增生肥大;继发感染时,有脓性分泌物,唇部肿痛明显,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少数患者可发生癌变。
淋巴增生性唇炎
发病原因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原始淋巴组织在光辐射下增生有关。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的下唇唇红部,以淡黄色痂皮覆盖的局部,伴有阵发性剧烈瘙痒为本病的特征,每日约发作1-2次,搔揉后痂皮脱落,并流出淡黄色液体,瘙痒才逐渐缓解。
肿性唇炎
病因不明,可能是克罗恩病、根尖周炎、脂膜炎的特殊性反应,或机体对皮下脂肪变性发生的一种异物反应。其表现为患者唇部呈弥散性肿胀,肥厚结实而有弹性,压诊无痛也不出现水肿型凹陷。病变上唇多于下唇,也有上下唇同时受累。开始肿胀可以消退,多次反复肿胀不退,肿胀区皮肤呈淡红色,反复发作后转为暗红色,上唇肿胀外翘。
梅—罗综合征
又称肉芽肿唇炎综合征或唇肿胀、面瘫、裂舌三联征。病因不明。表现为患者唇部弥漫性肿胀增厚,可同时发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有裂舌或伴有地图舌。
光化性唇炎
是因受强烈、过度的日光照射(包括紫外线、X先、强光源等)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本病好发于夏季,发病时可分急性和慢性2种,急光化性唇炎又称糜烂性唇炎,其表现为患者唇部水肿充血、水泡、糜烂、结痂、发病急。常见于曝晒后当天发作,灼热明显,伴有剧烈的瘙痒。慢性光化性唇炎又称脱屑性唇炎,具有明显的干燥不适感,唇炎反复发作,唇粘膜增厚,干燥皲裂,上皮覆盖白色秕糠状鳞屑。
变态性唇炎
是接触变应原后引起的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