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史册的几顿饭
古人把争取江山社稷,猎取千秋霸业这等残暴而庄严的事情称之为“群雄逐鹿”、“问鼎中原”。所谓“鹿”,就是一头肥硕的可以食用的动物,所谓“鼎”,就是专门用来煮东西吃的大锅。古今英雄们都喜欢以饮食之道来比喻国家大事与政治谋略。因而可知,饮食与政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古往今来,很多的政治活动均与饮食有关,每朝每代,都有那末几顿足以载入史册的饮食行动,如果少了这几顿饭,历史或就将因此而改写。
“二桃杀三士”
这决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千真万确的、有史可证的不争事实。
早在年龄时期,齐国有古冶子,公孙接,田开疆三位大将军,三人功高盖主、狂妄自大,齐景公很是顾忌,想除掉他们,但是却找不到借口。齐相晏平仲以为这类事情只能靠吃的办法来解决,便买了两只硕大无比的桃子,差人送去将军府,说由三位将军自行评论,荐其中两位功劳最大者,食此2桃。古冶子恰好不在,公孙接和田开疆就一人各自食用了一个,洋洋得意。古冶子回来后,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他所建功勋要比那两位要大许多,功高而无桃,古冶子觉得这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是一个极大的侮辱,遂拔剑自刎。另外两位觉得自己功劳没有古冶子高,但是却贪食了桃,惭愧难当,也旋即自尽。古人真是性情刚强啊!
晏子不要一兵一卒,只两只桃子便解决了三个勇士,消除了齐景公的心腹大患,其政治手段可谓是登峰造极。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如果没有那两只桃子,齐国的状态也可能发生极大的变化啊!呵呵......
“杯酒释兵权”
到了宋代早期,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以后,也是整天畏惧那帮跟他一块打江山】的哥儿们会利用手中的兵权,对自己不利,总以为他人都和他一样,整日总窥视着那个宝座,贪图着那个江山。左思右想以后,灵机一动,约徐达一干有功人等前来饮酒,在酒桌上一席话说得众大臣是汗流浃背,只有拱手交出兵权,解甲归田,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政治好戏。至此,宋太祖才龙颜大开,高枕无忧。“飞鸟尽,走狗烹”,一个“烹”字讲尽了多少古今政治的残暴和悲凉。——这哪里是一杯酒啊,简直就是一杯毒药,一把利剑……
“满汉全席”
清代,饮食依然在家事、国事、天下事当中扮演侧重要的角色,著名的“满汉全席”,表面上只是皇上嘴馋,想烩萃四海美食,大饱口福。其实还是找一个借口,把满汉两族的官员们找到一块喝饮酒,吃吃饭,消除大家的矛盾和误解,先将各自的食品统一起来,再想法增进两个民族的大融会,以保障大清王朝的万岁。
说到这些和政治紧密相干的饮食行动,我们可不能疏忽了中国历史上两个最为著名的政治大餐。其一—“鸿门宴”。
“鸿门宴”
秦亡,天下大乱,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在亚父范增的鼓动下,为汉高祖刘邦摆下了这一震烁古今的政治大餐——“鸿门宴”,试图趁刘邦羽翼未丰,在饭桌上就将他杀掉,一举扫除“问鼎”途中的最大障碍,从此留下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千秋疑虑。好在项羽心慈,好在张良在席间及时叫樊哙闯入,解救刘邦于危难当中。
如果这餐项羽掌控的好的话,以后哪来“霸王别姬白癜风最好医院”“乌江自刎”,李清照也写不成“生当作豪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历史就这样在饭桌边上打转,转来转去的,谁也不知道会转出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三国时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军多将广,谋士如云,惟忌孙权与刘备,孙权人在江东,力所不及,恰刘备寄居许昌,就在眼前,便请了来,“青梅煮酒论英雄”,探视其心中虚实。刘备将计就计,趁一记惊雷,吓失手中筷子,故做胆怯之状。曹操见他胆小如鼠,顿时觉得这人胸无大志,不足以与他争取天下,哈哈大笑,所有戒备就此一扫而空。
刘备就此蒙混过关,即日溜之大吉,虎归深山,招兵买马,再也没法控制了。一顿饭打消了曹丞相心头的疑虑,为往后的“三分天下”打下了基础,这顿饭对刘备本人,对3国史,都显得非常的重要。
历史是多元的,如果少了这些饮食行动,少了这些吃吃喝喝,便会少了好多的情趣;历史也是脆弱的,两个桃子,几顿饭,几杯酒就可以改变了它应当有的样子,转换了它应当有的轨迹。谁让这个上下5千年的历史本来就是人的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