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知识复习提纲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
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3、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4、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5、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6、李时珍著作了《本草纲目》。
7、纸鹦鹉能够站立在手指上是因为纸鹦鹉上轻下重。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观察树木可以使用的方法有画图、拓印、搜集实物标本等。
2、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阳光、空气、水、自己制造营养。
3、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能运动、呼吸、生长、繁殖、死亡、需要营养。
4、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蜗牛遇到刺激会缩进壳里。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的。
可以根据黏液的痕迹判断蜗牛在这个地方爬过。
5、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蚂蚁有三对足。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1、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无味、无固定形状的液体。
2、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手摸等。
3、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对不了解的物体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4、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5、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6、在水的内部有压力,水越深,压力就越大。
7、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8、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9、人体内含的水分大约是65%。
10、地球上的淡水占地球上水的总量3%。
11、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
1、在我们常见的材料中,有的直接来自大自然,他们是天然材料;有的是加工处理大自然材料,材料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为人造材料。
常见天然材料:木材、石料、棉花、羊毛、蚕丝。
常见人造材料:塑料、尼龙、玻璃、铁、纸。
2、造纸的主要用料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3、同一张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同的。
4、东汉蔡伦发明了用书皮、破布、旧渔网做原料的造纸新技术。
5、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6、棉线的特点:较为结实、吸水性强、燃烧时有焦肉气味、灰烬分散、颜色发白。
人工合成纤维特点:结实、吸水性弱、燃烧时刺鼻气味、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7、我们采用砂纸磨、加热、敲打等,发现金属的性质有:有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
8、检测金属延展性时,应选择在水泥地面上敲打。
9、人类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
10、塑料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最大的缺点是:不易分解,埋在地下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
11、大多数电线的外皮是塑料做的,这是因为塑料不易导电。
12、科学家已经研制出用木薯、玉米等原料作的可以分解的塑料饭盒。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
1、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有:
在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
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怀疑。
在科学小制作过程中提出问题。
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3、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决定下落速度”的观点。
4、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有查资料、观察和实验。
5、自制信息卡是一种记录或呈现信息的好形式。
6、研究问题要做到“三多一转”是指:
多提出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多提出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多提出与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问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4、我知道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六部分组成。我知道会开花的植物有:向日葵、蚕豆、菊花、油菜、凤仙花等。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7、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叶子是长在节上的。
18、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
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4、蚕的幼虫期要蜕(4次皮)。
5、蚕(幼虫期)分(头、胸、腹)三部分。头很小,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有三对足帮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有五对足,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6、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7、蛹身体呈(纺锤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两个黑色、小圆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没有环节,(腹部有环节),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的背面有(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体色呈褐色)。
8、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长有眼睛和口器)。
9、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10、(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1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12、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13、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
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
变态:蚊子、苍蝇、青蛙
不变态:蝗虫、鱼、鸡、狗、猫
14、一般情况下,一个蚕茧的蚕丝可达米左右。
15、动物分类方法2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种按卵生(从卵孵化而来)和 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分类。
16、我们人按年龄段可以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
17、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第三章温度与水的变化
1、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等)。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各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5、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6、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
7、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3)用手把冰焐化。
8、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
10、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露: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11、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答:因为水的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水能三态循环。也就是江河、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后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形成雨,雨水又会流回江河中,如此进行循环。
12、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上不一会就会有小水珠,为什么? 答:由于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很凉,会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这种现象也就是凝结。
13、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等。
14、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答:地面上的积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15、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答:杯子周围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杯子凝结成了小水珠。
18、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1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上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第四章磁铁
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不一定是铁)做的;磁铁有(各种形状),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
4、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互相斥,异极相互相吸)。
5、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看更可靠。
6、一般情况下,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
7、把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强),把相互排斥的两块磁铁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弱)。
8、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9、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
10、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是:(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11、做指南针可以用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悬浮起来的。
12、磁铁具有什么性质?答:(1)磁铁能吸引铁;(2)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磁铁还能指示南北
1、将一个鸡蛋放入有清水的透明水杯中,鸡蛋下沉,这时手拿一勺盐,问学生:若往里面加盐会发生什么?
浮起来,因为浮力不断增大
清水杯子里面的鸡蛋会沉,盐水的则不会(看盐的量)。清水杯子里面的盐加入量多的时候鸡蛋会浮起来。因为盐水密度大,鸡蛋受到的浮力更大,浮力大于重力了,所以浮了起来。
2、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墙面上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挂衣服或书包后,塑料吸盘与墙壁产生的磨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3、叫学生用针在便利贴上戳洞,等学生戳好后,手拿水瓶,将满是洞的纸盖在瓶口,问:倒立后,会是什么情况,纸会不会掉下来?
因为装满水的杯中空气压力被堵住,压力自然很小。加上水的表面有张力和纸外空气的压力,才能使杯中的水稳稳地被“固定”住了,所以纸也能吸在上面。
4、找一石块,将它放在纸上,问迅速地拉动纸片和缓慢地拉动纸片有什么不一样?
迅速拉动纸片,石块(几乎)落在原地。而缓慢拉动纸片,石头会随着纸片一块动。
迅速拉动纸片时,石块因为惯性而(几乎)保持不动。这跟快速抽掉桌布,而桌面上的瓶子会保持不倒是一个道理。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5、在一辆以一定速度向前开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往上跳,会落在哪里?
A、起跳点
B、起跳点的前面
C、起跳点的后面
A
因为惯性
6、一个人站在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他的腿()
A.不变B.弯曲C.变长D.变短
B、D
变短。这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从岸上看,水变浅,故一个人站在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他的腿变短了,并且弯曲了。从水中看岸上正好相反。
7、将透明水杯放在讲台上,手拿铅笔,问:将铅笔插入水杯会看到什么?
铅笔会发生弯曲,这是由于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如下图:
8、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于光的_______现象
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9、在游泳池边向水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因为人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成的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10、从以下的哪种镜子中看到的像是和你自己一模一样()。
A.平面镜B.两个相交为90°的平面镜C.两个相交为45°的平面镜
B
平面镜照出的人是一个反的,可以用报纸上的字在镜子上照一下试一试,你会发现镜子里的字是反的。偶镜把光线反射两次,所以镜子中看到的是和你一模一样的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②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11、我们戴的近视眼镜是
A.凸透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凹面镜
C
透镜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12、放大镜指的是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凹面镜 D.凸透镜
D
13、夏天穿什么衣服比较凉爽?
A、黑色
B、白色
C、红色
D、彩色
B
颜色为黑色的衣服,吸收较多的光。颜色为白色的衣服,反射较多的光。
14、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彩色是哪些光合成的()
A红、黄、蓝
B红、黄、青
C红、绿、蓝
A
光的三原色
15、碘(或水)直接从固体变成气体的过程被称为什么?
升华
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16、为什么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化雪时,雪由固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熔化过程需要持续从周围环境中吸热,所以周围温度降低,会比下雪时冷。
17、被同样温度的热水和热汽烫伤的程度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哪个更严重?
不一样;热气要伤的更厉害一些
热气从气态到液态本身就要释放热量,所以,其比热水释放到皮肤的热量多。
18、电风扇能把空气吹冷吗?理由是?
不能;它吹到人身上,人感到凉快是因为它带动空气流动,使身上的汗液蒸发加快,带走热量。
19、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做饭,可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
炒菜时铁锅中少量的铁单质进入人体与人体的胃液作用转化为易吸收的铁元素。
20、为什么水从高向低流?
因为重力的原因。
21、用一桶水漂洗衣物,哪种方法洗的最干净()
A用整桶水漂洗一次
B将整桶水分成两等分漂洗两次
C将整桶水分成三等分漂洗三次
C
22、蝙蝠晚上捕捉猎物不靠眼睛,靠什么呢?
A.次声波
B.电磁波
C.脑电波
D.超声波
D
23、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多少伏?
A、伏
B、伏
C、伏
D、伏
B
24、人体中最坚硬的部位是:
A、牙齿
B、腿骨
C、颅骨
D、脊椎
A
25、汽车轮胎上的沟纹主要作用是:
A、看上去美观
B、增加与地面的摩擦
C、增加车身的缓冲
D、排除雨水和泥水
B
26、下列哪个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A、人的感觉B、下雪的减少
C、人口的增加D、温室效应
D
27、雷雨天气里,人们躲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才最安全?
A、泥屋
B、木屋
C、铁屋
D、一般楼房
C
28、轿车急刹车时,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力的情况是:
A、前轮较大
B、后轮较大
C、前后轮一样大
A
29、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A、m/s
B、m/s
C、m/s
D、m/s
C
30、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
交流电
31、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
32、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谁?
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33、地球绕着什么公转,公转一周多要久?
绕着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也就是天。
34、地球自转一圈是多长时间?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一圈24小时;方向是自西向东。
35、太阳系有几大行星?分别是什么?
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6、自然界已知最硬的矿物是什么?最软的矿物是什么?
最硬的是金刚石;最软的是石墨。
有趣的是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同一种元素——碳元素构成的。
37、从楼顶上同时放下一个10kg和50kg的物体,它们会:
A.同时到地面
B.50kg的物体先到地面
C.10kg的物体
D.不确定哪个先到地面先到地面
A
38、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的物质。这种材料能起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不传热
C.材料非常光滑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时吸收了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
D
39、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引起的。
A.直线传播 B.折射 C.反射 D.衍射
A
40、太空中,静止不动时,用力向前扔一个物体,自己会:
A.后退 B.前进 C.不动 D.不确定
A
41、带同种电荷的物体: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不相互作用 D.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B
42、液体能把所受的力向______方向传递。
A.反方向B.仅向下C.仅向左或向右D.向各个方向
D
43、红墨水在热水中的扩散速度与其在冷水中的扩散速度相比,比较______。
A.较慢B.一般快慢C.较快D.无法判断
C
44、以下不属于物体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A.燃素B.氧C.温度D.可燃性
A
45、下列现象不属于气体的液化的是:
A.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后不久,饮料外面有水滴产生
B.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玻璃窗的内表面出汗和结冰
C.在寒冷的冬天,当你进入温暖的室内,会发现自己的眼镜变模糊了
D.冰箱里面会结霜
D
46、对于盛满水的浴缸,当人的身体浸入到浴缸中时溢出的水所受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相比较:A.较大B.较小C.相等D.无法判断
C
47、声音可以在以下哪种环境中传播?A.钢铁B.空气C.大海D.以上三者皆可
D
48、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根据全球变暖会产生的后果判断:若将一块冰放入一杯盐水中,冰融化以后,杯中的液面将会比融化前()
A.下降B.不变C.上升D.无法判断
C
49、把毫升酒精和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将()
A.等于毫升B.大于毫升C.小于毫升D.与容器有关
C
50、有些鱼死掉后先沉入水底,经过几天再浮到水面,这主要是因为()
A.水底和水面的温度不同 B.水底和水面的气压不同
C.鱼经过浸泡后变轻了 D.鱼肉和内脏变质,分解出气体,使鱼体膨胀
D
51、公路上发生车祸,一辆小轿车和一辆载满货物的大货车相撞,两车受到的冲击力()
A.小轿车大 B.大货车大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C
52、冰、霜、雪都是水各种不同的面貌之一。√
将木块从水面按到水底,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等大的铁块和铝块在水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自行车启动时,是利用了摩擦力。√
将一个纸板在中间挖一个方形小孔,放在太阳光下,下方会出现一个方形小亮斑。╳
地磁南极就是地理南极。╳
打雷闪电是天空中的云之间发生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指南针指的是地球的正南方。╳
水结冰会放出热量。√
温度高的物体热量多。╳
53、电工为什么都戴橡胶手套?
因为橡胶手套绝缘
54、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钨丝通电发热,温度很高,故而发光
55、电灯是______发明的。电话是______发明的。
爱迪生;贝尔
56、把水加热,通常到______度会沸腾。如果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会继续升高?水的三种形态分别是什么?
;不会;液体、气体、固体
57、矫正近视应该戴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凹透镜
58、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氧气;氮气
59、工业所说的三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废水;废气;废渣
60、菜汤上浮着一层油会使菜汤凉得更快还是更慢?
更慢
61、超声波是人们受到_______的启发而发现的。
蝙蝠
62、爱因斯坦著称于世的理论是_______。万有引力定律是_______发现的。
相对论;牛顿
63、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
金刚石
64、“光年”是什么单位?
长度单位
65、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若贝尔奖的是______。
居里夫人。
66、“隐形飞机”是指什么样的飞机?
雷达监测不到的飞机
隐形飞机并非指肉眼看不到的飞机。
67、第一架望远镜是由______发明的。电池的发明人是______。
伽利略;伏特
68、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它有什么作用?
干冰;会场烟雾制造、冷冻食品、人工降雨、消防灭火等
69、飞机是谁发明的?谁发明蒸汽机?
莱特兄弟;瓦特
70、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
电视机的屏幕和图象都比较小,在黑暗中看,视力要高度集中和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的强烈反映特别敏感,会使眼睛受到刺激,视力下降。
71、古代绘画、丝织陈列室为什么要控制光线?
减少紫外线侵害
72、地球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不会相撞,是因为什么原因?
太阳的引力作用
73、为什么自行车能动?
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74、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
内含一种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75、甩掉中国贫油帽子的人是______。
李四光
76、第1次到达月球的两个宇航员是谁?是乘哪艘飞船成功登陆月球?登月时间是哪一年?
阿姆斯特郎和奥尔德林;阿波罗11号;年
77、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______,于3-10-16日试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航天员是______。
神舟五号;杨利伟
78、潜水艇是模仿哪一种生物来制造的?极地越野车是模仿什么动物行走而设计制造的?
鱼;企鹅
79、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自己发的光吗?
不是。是月亮反射太阳光。
80、我们看到天上的星星比月亮小得多,实际上它们大多比月亮大。对不对?
对
81、月亮掉不下来是因为______。
地球有引力
82、空气的运动形成______。
风
83、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月球引力
84、发生“日食”是由于______。
月亮挡在地球与太阳之间
85、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行星吗?
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86、美丽奇特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它通常发生在什么时候?
夏天
87、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落了很多尘土?
错
灯亮时温度高,钨丝的固态钨直接变成气态的钨(这是升华)。气态的钨上升遇到较冷的玻璃泡内壁,又直接变回固态的钨(这叫凝华)。
88、下雨天为什么不能在大树底下躲雨?
因为大树相对于周围环境是比较高的物体,在雷雨的时候,容易受到雷击。所以不能在下面。
您想了解更多西安升学择校信息快来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