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牙痛、胃痛,各种痛···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疼痛,
有的与疾病有关,有的与生活习惯有关。
其实人身上就有许多“止痛开关”,
可以通过按压等方式,将疼痛感“关掉”。
哪里疼痛按哪里,超实用喔!
1头痛:印堂穴、太阳穴位置:
印堂穴,位于前额,两眉之间的中点。
太阳穴,位于眉梢旁。
方法:
按摩此处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用手指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推至太阳穴,往返3~4遍;然后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在穴位上进行规律性的提捏,从头顶到颈部,往返4~5次。
2肩颈酸痛:风池穴位置:
风池穴,在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
方法:
双手大拇指按压在后脑勺枕骨下缘的风池穴,沿顺时针方向重按轻移,每次约20秒,会觉得穴位有点酸,反复20次,可消除疲劳及颈背酸痛感。
3心口痛:内关穴位置: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就是内关穴。
方法:
心脏不好的人突发心绞痛,可按内关穴,一般需按5分钟。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对其进行点按能够活血通络,从而止痛。
4牙痛:合谷穴、下关穴位置:
合谷穴,位于双手虎口的最高点。
下关穴,在面部,耳朵前方,颧骨下方的凹陷处。
方法:
感觉牙痛的人,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对应脸部相应的穴位,并且可以按疼痛一侧的合谷穴和下关穴,时间约为10分钟。
5胃痛:足三里穴位置: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骨斜下方。治疗胃痛,需要理气,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按揉这里能疏通胃气、和络止痛。
方法:
拍按之前,先搓揉双手直至发热,然后用双手掌按揉双侧足三里部位15分钟左右,或拍打下左右,早晚各一次。
6腹痛:神阙穴位置:
神阙就是肚脐。中医认为,神阙位于中下焦之间。揉、摩神阙穴能温通血脉,调和中下焦,疏通胃肠气,达到止痛的目的。
方法:
腹痛时,可用掌根揉神阙穴10分钟,可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7痛经:八髎穴位置:
八髎穴,在人体的骶部,即臀部以上、腰部以下,有8个穴位,分版为左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合称“八髎穴”。中医认为,痛经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根据“痛则不通”的条理,需要通调气血、温经化瘀。
方法:
取俯卧位,用掌根摩擦这个区域,达到透热的程度为宜,能够从外而内调理胞宫,起到止痛的目的。
8腿痛:解溪穴、膝眼穴、伏兔穴位置:
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部中间,离膝盖一掌的距离。
膝眼穴,位于膝盖骨两侧的凹陷处。
解溪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中央凹陷处。
方法:
按摩时,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三个穴位,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裸关节的伸曲和旋转练习,能起到舒筋、活血、镇痛的功效。
综合养身之道、39健康网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等问题,请务必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白颠风是怎么引起的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