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带佛珠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佛教信众,还是俗众。有些人为了与众不同,追求用极品原料做成的佛珠,甚至动用鹤顶红。
他们似乎觉得,不用极品原料做成的佛珠,就不能显示出身份档次,就不能显示对佛的诚心。
血腥的鹤顶红
鹤顶红不是丹顶鹤脑袋,也不是传说中的毒药,而是盔犀鸟的头胄。
盔犀鸟头骨像头盔,套在突出的喙上面。分布于缅甸南部、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婆罗州和苏门答腊等地森林中。
在明代时,东南亚藩属国所进贡鸟的头胄,但国内无人知晓该鸟形态。
其头胄为实心,外红内黄,故称鹤顶红。犀鸟科鸟类部分有头胄者,多为空心,独此为实心,故能用于雕刻。所谓鹤顶,就是其公鸟的头胄。
人们将其制成鼻烟壸、雕刻小动物或山水人物艺术品。也有将其雕刻为手串、戒指等的。明中晚期,国力减弱,出产国不再进贡,鹤顶红变得更加贵重。清初,实施海禁政策,鹤顶红在中国逐渐绝迹。文玩业有一句话叫做一红二黑三黄,红就是鹤顶红,黑是犀角,黄是象牙。
明清时就很稀少
盔犀鸟主要体毛呈深棕色,翅尖及尾羽为白色,并有黑色宽条纹。公鸟头颈肌肤裸露,呈红色。头胄中后部外表鲜红,前部与喙为黄色。母鸟颈为淡蓝色,头胄小,颜色亦较淡。
体型是所有犀鸟科鸟类中最大的,公鸟自喙尖至尾端约厘米,并有长达50厘米的两根中央细长尾羽;母鸟体型略小而无长尾羽。
通常成对或小群生活,繁殖特性如同多数犀鸟科鸟类一样,筑巢于树洞,雌鸟产卵其中,雄鸟以泥封洞口,仅留一小孔自外喂食,雏鸟孵化至羽毛接近长全时,母鸟才破洞飞出。
盔犀鸟是华盛顿公约(CITES)一级保护物种,禁止其国际贸易。
但是现在,人们将其头骨可制成工艺品,刻上佛像,还制成头骨戒指、佛珠。
与鹤顶红相关的贸易之血腥,比象牙贸易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盔犀鸟的头骨被刻上佛像,被标榜信佛的人叩拜时,慈悲为怀的佛会怎么想?
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原文
“拒绝诱拍,保护野鸟”联署倡议(附第2期联署名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