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

什么是嗜酸性肉芽肿?

嗜酸性肉芽肿也称过敏性、嗜酸性肉芽肿血管炎,是一种少见的风湿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发病原因可能与病人体液和细胞免疫障碍有关。病人在某些外界物质(抗原)的作用下,体内局部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并引起机体损害。

一方面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引起坏死性血管炎。

另一方面激活淋巴细胞,形成血管壁和血管外肉芽肿。

具体地说主要为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嗜酸性中心坏死,坏死区周围血管壁及血管外肉芽肿形成,组织内嗜酸粒细胞浸润。这种血管炎的特征是在急性期呈节段性纤维蛋白样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至愈合期出现管腔狭窄和纤维增生修复。肉芽肿一般位于小动脉或小静脉附近,直径约1厘米,中央以嗜酸粒细胞为核心,周围呈放射状绕以吞噬细胞与巨细胞。在病变早期以嗜酸细胞为主,至愈合期则嗜酸细胞减少。肉芽肿和血管炎可在多个脏器发生。病损新旧混杂,病期参差不齐。病变累及全身,特别是肺、心和皮肤。

嗜酸性肉芽肿有哪些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异常?

各年龄均可发病。几乎所有病人都有哮喘反复发作或者过敏性鼻炎病史,常数月至数年发作一次。有发热、乏力、咳嗽、咳痰、体重减轻、鼻窦炎等。肺部血管最易受累,所以以肺部症状最为突出,常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人有关节痛、关节炎,但不会出现关节畸形。皮肤损害表现为紫癜、红斑、丘疹和脓疮等,但以皮下结节最为多见。由于血管遍布全身,故血管炎也可累及全身各脏器,如眼、心、肾、神经系统等,并出现相应症状。心脏受累可引起心力衰竭。胃肠受累可有胃肠溃疡或穿孔。神经系统受累一般为多发性单神经炎。此外,有淋巴结、肝脾肿大等。病人还易发生药物过敏。

化验检查发现,多数病人血白细胞增高,尤其嗜酸细胞计数可以高达20%~90%(~/立方毫米);免疫球蛋白中IgE明显升高;胸片显示肺内“斑片状浸润影”,且病变时隐时现,一处消失,另一处又出现,成游走性,故不同时间的X线表现可不同。另有一些病人的肺部改变呈进行性发展。病变组织活检可见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及血管外肉芽肿等。

总之,本病有三大特点:

①呼吸道过敏史;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哮喘;

②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组织内嗜酸粒细胞浸润,表现为一过性肺浸润及胃肠炎;

③全身性血管炎。

病程可按以上特点的顺序发展,或三大特点同时出现,进展急骤。心脏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何诊断和治疗嗜酸性肉芽肿?

目前世界上较为公认的诊断标准如下:

①哮喘历史;

②白细胞分类中嗜酸粒细胞10%;

③单神经病或多发性单神经病或多发性神经病;

④游走性或一过性肺浸润;

⑤鼻窦病变;

⑥血管外嗜酸粒细胞:活检示肉芽重型血管炎,动脉、微动脉、微静脉外的组织内有嗜酸粒细胞堆积。

6项标准中有4项阳性即可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但确诊靠皮肤活检的病理检查。

本病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治疗。

本病对糖皮质激素敏感,一般40~60毫克/日。多数情况下收效良好。

环磷酰胺隔日毫克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有更好疗效,必要时也可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依木兰等。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本病也有一定疗效。

总结

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全身性的风湿性疾病,主要为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嗜酸性中心坏死,坏死区周围血管壁及血管外肉芽肿形成,组织内嗜酸粒细胞浸润。病变累及全身,特别是肺、心和皮肤。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治疗。

温馨提醒:

因为疾病本身的原因,建议定期复查,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都要及时反馈给医生,你不以为然的小症状或许跟疾病密切相关。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尤其是一些容易引起病情波动的药物,如激素。病情长期稳定想要停药的时候,建议再做一个评估。当然,您也不用每天战战兢兢的,调整心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疾病本身也是一种帮助。

本文摘自:唐福林教授主编的《风湿免疫病个怎么办?》









































治白癜风石家庄哪家医院好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zlsd/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