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越来越重视,每年的定期检查必不可少。但是很多人拿到检查报告往往会看到“肺部结节,建议随访”。
当很多人看到这个了,顿时就慌起来了。他们会认为,肺结节就是肺癌。
确实,有一部分肺结节,会演变成肺部。
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平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而肺癌是所有癌症当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
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肺癌达到了78万例,每4个成年中就有一个人有肺结节。得了肺结节的人会有什么表现呢?肺上有结节的人在晚上一般咳嗽咳痰会增多。
肺是人们呼吸的主要器官之一,当肺部有异物,人体就会产生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也就是咳嗽反射。尤其到了晚上,人体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这时候就非常容易造成支气管的收缩,这也是为什么支气管哮喘在夜间发作比较频繁的原因。对于肺上有结节的人来说,到了晚上咳嗽咳痰会增多。
肺上有结节的人一般在晚上食欲会下降。
肺脏是我们后天阳气获得的一个重要的器官,如果肺脏有结节的话,这时候就会影响体内阳气的产生。体内阳气不足就会造成人体食欲下降,看起来非常消瘦,而且经常会无精打采,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提不起任何兴趣。因此在晚上明显感觉没有任何食欲这时候就要怀疑肺上是否有结节。肺上有结节的人在晚上也会出现咳血的情况。
如今许多人在拍胸片的时候,都会发现肺尖的位置有钙化点,这些人绝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在小时候感染结核杆菌,然后愈合,会形成的继发性肺结核。这部分人通常会有咳血的情况,因为结核杆菌长期感染肺部会造成肺部的毛细血管损伤,因此就会造成咳血的情况。
肺上有结节的人在晚上一部分会出现盗汗的情况。
肺结核是重要的诊断措施就是拍胸片,因此在胸片上发现肺上有结节,这时候很大程度上就要怀疑是否是肺结核。肺结核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夜间出汗比较多,因此在晚上睡着之后容易出现盗汗的现象,解决方法是去拍一个胸片,这时候很大程度上都是肺上出现了结节。得了肺结节就一定是肺癌吗?
临床上,肺小结节发现率非常高,据医学界估算,全中国近14亿人口,如果都去做一次胸部CT,可能1亿多人会发现有肺小结节。
尽管如此常见,但很多人不知道,肺结节其实不是病名,而是一项影像学诊断——是人体胸部CT二维成像后,呈现圆的、椭圆的或像云块状的影子,纯白或发灰,这样的影子正常肺里没有,所以异常。
而所谓肺小结节,就是影子直径小于1厘米,如果不是体检或受伤、因病检查等偶然发现,人根本不知道肺里有结节,也无相关不适症状。
肺小结节有良性、恶性之分。乔贵宾指出,绝大部分人不用紧张,临床发现,90%是良性的。
良性的第一种情况,肺小结节其实是炎症、疤痕引起的;
第二种情况,肺小结节是良性肿瘤,在所有肺小结节里良性肿瘤占了大多数,它既不长大,也不往外扩散,对人体没多大伤害。
两种肺良性小结节很多,比如错构瘤、炎性肉芽肿、疤痕、淋巴结、炎性结节等。
所以说肺结节并不一定是肺癌,其大部分是良性的。如何区肺结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呢?
一看“颜值”
从小结节的外形判断,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属于好看的,多属良性;而不光滑有毛刺、有空洞、有血管气管影,密度不均匀,属于不好看,属于“颜值低”的恶性外形。
二看“家世”
“家世”就是看有没有肺癌等恶性肿瘤家族史,直系亲属有得过的话,遗传因素要考虑。
三看成长轨迹
指的是小结节的发展情况。如果“一看”“二看”都不确定,那就动态观察它,看它的形态、大小、密度等有没有变化再定。按国内外专家的共识,小结节的危害与恶变程度低,尤其是小于5毫米,监测到变化、进展时再处理也来得及。哪些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吸烟者,这是非常危险、相关性非常高的肺癌发病因素,尤其是重度吸烟者,如烟量超过1包/天、连续20年吸烟;
年龄大于40岁、既往家族里有过肿瘤或肺癌患者的(尤其是直系亲属),遗传背景要加强考虑;
年龄大于40岁、以前有过肺病史,比如结核病、慢阻肺、哮喘等,或者患过肿瘤疾病,这说明肺部“环境”受损而导致风险增加;
从事特别职业,比如在矿下或污染特别重的环境下工作。
另外,考虑近年的肺部发病年轻化、女性增多、不吸烟化,因此建议每年做胸部CT检查的年龄提前到45岁甚至40岁。
此外,特别建议,如果有条件,在年轻时做一次肺CT,等于给自己的肺留一个“底版”,万一生病,可供后面检查与之对比,帮助准确诊断。
如果你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切不忽视每年的定期检查,若发现肺结节,那么在断定其良、恶性前,要做好定期随访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