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上肺结节的特征可以区分良性与恶性

影像学上如下肺结节的特征可以区分良性与恶性:

结节大小:结节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这一点已得到证实;结节位置:SPNs在上叶更可能是恶性。

结节边缘:Furuya等描述了6种不同肺结节边缘特征:圆且光滑的;分叶状的;浓密毛刺状的;凹凸不平的;触须状的和多角状,不伴有周边光晕。光滑边缘的结节通常是良性的,但不能完全除外恶性。触须状或多角状边缘通常是炎症损害。分叶状或浓密毛刺状边缘高度可能为恶性,可能性分别为58%和88%-94%。

结节钙化:没有哪种钙化模式对诊断恶性结节是特异的,但中间密度增高(牛眼征)、弥漫的、分层的或爆米花样的钙化强烈提示结节为良性。恶性结节通常是小点状或是偏心的钙化。胸片对检测钙化不敏感,推荐薄层CT。

结节衰减:如果结节是-至-40亨氏单位,这意味着脂肪,是可靠的良性损害信号,最可能是错构瘤,相对少见是类脂性肺炎、脂肪肉瘤或肾细胞癌。肺结节如果没有明显强化(≤15亨氏单位)强烈预示良性病变可能。GGN是强度不高、肺衰减值增加的结节,较实性结节更可能是恶性结节,典型代表腺癌组织学且生长率较低,倍增时间通常大于2年。

结节空洞:空洞见于良性(脓肿、感染性肉芽肿、血管炎、早期郎罕组织细胞增生症和肺梗塞)和恶性病灶。最重要的因素是壁的厚度,如果壁光滑且厚度小于5mm考虑良性可能性大,如果是不规则厚壁(﹥15mm)通常是恶性的。

生长率(倍增时间):结节生长率是鉴定结节性质的重要线索,指的是结节体积倍增所需的时间。结节倍增大约相当于结节直径增加26%。恶性结节倍增时间是可变的,但通常在20-天。所以随访2年结节大小无变化强烈暗示良好可能。然而缓慢生长腺癌,通常以GGN表现的结节倍增时间可以大于天。

进一步检查前鉴定良恶性可能性

医生应当按上面所描述的临床和CT特征预先对结节的良恶性进行评估。此外各种回归模型也可用于评估可能性。过去10年里已经发展大量定量模型以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高、中、低危分类。如Swensen和Gould模型。

评估手术是否合适

根据临床和影像学风险因素对结节进行评估后,进一步评估前应考虑病人是否合适或病人是否希望治愈。如病人不希望进一步治疗,特别是老年病人,虽然患恶性肿瘤风险更高,但多有影响寿命的合并症。这类病人反复CT监测或是任何诊断程序都无意义。若病人想治疗但状态又不适合手术则需接受活检,并采取放疗或射频消融。

治疗策略

解剖学图像

胸片:如果胸片偶然发现一个结节,并且有弥漫中心、成层或爆米花样的钙化或脂肪密度,可以考虑良性无需进一步检查。如果以前有胸片可对比且病灶已稳定超过2年,也不需进一步检查。但如果没有上述征象也没有以往胸片对比,则需要CT检查进一步评估。

CT:薄层(1mm)CT首推评估结节。结节特征包括大小、边缘、钙化、空洞、衰减值、淋巴结和血管。和胸片一样,以前的图像应当重新检阅,如果没有以往检查,则需依赖结节大小,恶性可能性通过临床和影像学因素进行评估。

容积CT:螺旋CT能在一次呼吸就完成大容积扫描,并能对肺病灶进行三维容积评估。研究显示容积评估可以精确评估倍增时间,有助于区别良恶性结节,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90%。然而CT对小于8mm结节重建时易出现错误,容积倍增时间可能不准确。容积CT的另一个应用就是评估治疗反应。仍需更多的研究证实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低剂量CT(LDCT):放射暴露增加癌症风险是常规使用CT检查的主要限制。LDCT放射剂量小且能保证图像,放射剂量与常规CT剂量分别为1-4和7-14mSv。

最近美国多家组织机构发布指南强调高危病人的肺癌检查,推荐LDCT,高危病人包括55-74岁且30盒/年吸烟史或过去15年内戒烟者。虽然指南指出检查的持续时间并不确定,但建议至少3次检查,指南不支持中低危人群进行检查。

                







































儿童会患白癜风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zlsd/1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