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小李(化名)两年前切青蛙时手指不慎被切伤,没想到寄生虫幼虫却沿着小小的伤口进入他体内。“潜伏”的寄生虫顺着血液悄悄“游”到了小李的脑部,导致了头痛、癫痫的出现,甚至药物也不能控制。
昨日,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杨治权通过开颅手术,从小李脑中“活捉”一条长达11厘米且会游动的白色带状虫子裂头蚴。
寄生虫沿手指伤口游入脑部最近两年来,一向健康的小李出现了头痛、癫痫等症状,医院检查发现头部有异物。然而,医院却一直未能确诊,只是吃治癫痫的药物来控制病情,效果并不明显。
无奈之下,医院就诊。根据病情、检查结果和以往的经验提示,杨治权教授怀疑他头部的异物可能是一条寄生虫!这时小李才回忆起2年前的一件事情。
“当时我正在剥青蛙皮,正好手指上有个伤口,可能就是那时寄生虫的幼虫沿着那个小口子爬进来了。难怪那几天手指特别痒,但当时我以为没什么事,怎么会想到竟然是虫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小李仍然印象深刻。
资料图
原来,这种寄生虫名为裂头蚴,是一种多见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寄生虫,常以青蛙、蛇等做为中间宿主。如果人生吃青蛙、蛇或喝了含虫卵的生水,甚至用感染寄生虫的青蛙皮和蛇皮敷皮肤治疗,这种虫就会寄生到人体体内。
术中两分钟“活捉”完整寄生虫医生对比了半年前和术前的CT片发现,更为可怕的是,小李脑中的虫子可能还是活的。相比于半年前,虫子竟然还往大脑深部“游动”了2.5厘米。
“裂头蚴会在颅内游走,靠啃食脑细胞中的营养存活。同时还会排泄废物,这些废物里的毒素对脑细胞形成再次损害,导致神经细胞的功能缺失,在它爬行的地方形成了炎性肉芽肿,甚至可能引起癫痫、瘫痪、失语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杨治权主任介绍,对小李来说,万幸的是寄生虫游动的位置在大脑的非功能区额叶底部,但如果它继续往大脑深部游动,很可能会损害到生命中枢脑干,目前抗寄生虫药物已经无法杀死虫子,只能尽早进行手术取出,以防止虫子在人体继续游走造成进一步伤害,这样便从根本上能够解除小李的病痛。
资料图
昨日,湘雅专家为小李进行了开颅手术,“活捉”寄生虫。经过两个小时的开颅手术,专家们终于找到了寄生虫的位置。显微镜下,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寄生虫在脑部蠕动。杨治权教授小心地用镊子夹住寄生虫,反复调整位置角度,慢慢地将寄生虫拖出来,2分钟后,寄生虫被完整地“活捉”出来。
记者在手术室中见到,刚取出来的裂头蚴放在装着清水的盘子里,一条白色带状的虫子正在蠕动,医生将裂头蚴捞出,测量长度为11厘米。
“这次手术将小李颅内的寄生虫和损害的脑组织已经完全清除了,他的癫痫症状将明显缓解,但已经破坏的脑组织却无法恢复了。”杨治权表示。
专家提醒勿听信民间偏方杨治权提醒,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切勿轻信偏方通过生食青蛙、蛇胆等治病,或是用青蛙皮、蛇皮等生敷皮肤治疗腰痛疼痛,否则活体里的寄生虫可能进入人体,通过啃食人体细胞、排泄毒素而损害人体组织功能。
杨治权建议,在切青蛙或蛇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切完后要彻底清洗刀具和刀板,以防止虫卵或幼虫进入人体。不能生敷青蛙皮、蛇皮来治病,一旦发现有人生敷青蛙皮后有炎症、肉芽肿、伴有虫爬瘙痒感、红肿热痛等症状,医院就诊。
究竟如何预防寄生虫?虽然寄生虫有种无孔不入的感觉,但其实预防它们并不困难。
1尽量不吃生的东西如果,你真的没有办法做到完全不吃生的食物,一定要注意原材料的来源,身体有任何不医院,和医生说清自己吃过些什么。特别是原材料来源不明的醉蟹、寿司等等。
2加热加热是对付寄生虫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法。不管是虫体还是虫卵,都不可能在高温下存活太长时间,只要保证食物煮熟煮透,就可以保证安全。
3厨房用具生熟分开特别是砧板和菜刀的使用,要做到生熟分开,否则某些生食上的虫卵或者幼虫极有可能附着在熟食上进入人体。
4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常洗手。
一般来说,寄生虫卵都有很好的耐受力,它们能经历较长时间的休眠,直到等到合适的环境再度复苏。这些虫卵可能通过各种渠道附着在衣服、桌面甚至是门把手上,因此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十分重要。
5去寄生虫疫区时做好防护措施不要不做好保护措施就前往寄生虫病的疫区,这样做,在寄生虫眼里跟「送外卖」没什么两样。
当然,也没有必要过分的小心谨慎,搞得草木皆兵。寄生虫虽然长相都不怎么样,但对寄生环境都十分挑剔,遇到了不合适的宿主,它们大部分就因为不能继续发育而走向死亡。
即使寄生了合适的宿主,它们将来能发育长大而不是被消灭的可能性恐怕也不足万分之一。对于成为了那万分之一的患者来说,也并不是世界末日。
来源
长沙晚报记者唐江澎、丁香医生等
编辑
曾茜
值班主任
肖文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