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理力争,这样的授课风格真得很协和

经过昨日的学习,大家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一早便在会场翘首以盼。医院皮肤病临床与病理高级研讨班是一场满汉全席,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山珍海味无所不包,那么昨天我们只品尝了咸甜的山珍,今日应继续享受荤素齐全的海味!由常建民教授、刘跃华教授、孙建方教授、杨希川教授、周小鸽教授、渠涛教授带来“诊断皮肤黑素瘤的注意事项”“皮肤血管肿瘤的病理特征”“非感染性肉芽肿—诊断思路”“表皮肿瘤及其组织学亚型”等丰富的课程。

渠涛教授

诊断皮肤黑素瘤的注意事项

渠涛教授指出,组织病理的最终目是诊断,而黑色素瘤,不管是诊断过度或诊断不足,都会给患者带来伤害,所以,临床上对其诊断一定要慎之又慎。而诊断的基本功便是丰富的临床及病理知识,所以我们的“磨剑之旅”就此展开。首先,渠教授介绍了发生于身体不同部位包括手、足、肘、前胸,面部的黑色素瘤,它们的临床形态各异、组织病理也各有特点:粉尘状、玻璃状、气球细胞型;梭形细胞、透明细胞等。虽然表现各异,但渠教授为我们总结了黑素瘤具有异型细胞、病理核丝分离及侵袭性等组织病理学特点,同时与交界痣、复合痣、spitz痣及复发性痣进行横向比较,授予大家明辨“忠奸”的利剑。

常建民教授

皮肤血管肿瘤的病理特征

常建民教授介绍了种类繁多的皮肤血管瘤,包括化脓性肉芽肿、血管角皮瘤、疣状血管瘤等,顾名思义,血管瘤在组织病理上包括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增生为主要表现,而事实上,这类疾病的表现远不如想象的简单:一大部分疾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生的血管淋巴样增生、血管肉瘤等可能并不能看到典型的血管,我们应根据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等特点进行诊断。常教授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条理分明的讲解,使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血管瘤疾病回归简单、清晰、易懂。最后,常教授以“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结束了这次课程,他认为皮肤科医师应该爱学习,多学习,爱而“摩玩不已”,才能使自身不断提升,从而造福患者。学员们为自己能够聆听常教授的课程及谆谆教诲感到幸运。

杨希川教授

非感染性肉芽肿--诊断思路

杨希川教授带领学员们进入了一个非感染性肉芽肿的世界,第一张幻灯片便列出近二十种疾病,学员们不禁感叹疾病的繁多复杂,而在杨教授高超的总结、分析及演讲技巧下,这些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形象而生动得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杨教授首先讲解了结节病,这位“高级模仿师”可呈环形、结节型、苔藓丘疹样、眉形等等,让我们大开眼界,但不管它如何伪装,组织病理均能使其原形毕露:裸结节是主要特点!接着杨教授讲解了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结核样结节是其典型的组织病理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杨教授再次强调了临床病理不分家,相辅相成。此外,杨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肉芽肿性酒渣鼻、环状肉芽肿、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异物肉芽肿等疾病多变的临床表现,但组织病理就是皮肤科大夫的火眼金睛,在杨教授的指导下,学员们对非感染性肉芽肿诊断形成了非常深刻认识。最后,杨教授再次强调:从临床出发,扎实组织病理学基础。

刘跃华教授

表皮肿瘤及其组织学亚型

皮肤肿瘤名目繁多,表现多样,生物学行为各异:良性、恶性、交界性等,犹如雾里看花。今天刘跃华教授就为学员们拨开了这层雾,从临床至组织病理揭示了皮肤肿瘤:良性的表皮痣,脂溢性角化病;交界性的日光性角化;恶性的Bown病、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的真面目。说到这,您可能想脂溢性角化不就是老年斑嘛,老年斑也有那么大学问?确实,刘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这些肿瘤疾病的丰富临床表现:表皮痣包括粉刺样、表皮痣综合征、线状汗孔角化病、线状基底细胞癌……脂溢性角化包括腺样型、斑状、刺激型、克隆型……同样,日光性角化有肥厚型、萎缩型、棘层松解型、苔藓型……基底细胞癌包括浅表型、结节型、硬化型、间变型……鳞状细胞癌则有高分化、低分化、腺样型等等,但不管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组织病理特点,刘教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这些临床表现“善变”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总结了它们共同的组织学特征,成为大家临床工作上的利器。

孙建方教授

附属器肿瘤的病理诊断

附属器肿瘤在临床上少见,分类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孙建方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的见解,为学员们集中介绍了近20种附属器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其中不乏必须依靠病理诊断的疾病。毛囊肿瘤包括毛发上皮瘤、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毛发腺瘤、皮脂腺毛囊瘤、毛母质瘤等,名称复杂,难以记忆,孙教授删繁就简,将最重要的组织病理特征展示给大家,并提醒大家结合疾病特点理解记忆才能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接着,孙教授继续对汗腺瘤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良性的大汗腺汗囊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圆柱瘤、小汗腺螺旋腺瘤、透明细胞汗腺瘤及恶性微囊肿附属器腺癌等,复杂的汗腺、汗管肿瘤在孙教授巧妙的分析及总结下跃然眼前。孙教授妙趣横生的讲解使复杂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提纲挈领的总结使重点突出明了,形象生动的类比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与易混淆疾的对比总结,更是让学员们恍然大悟。最后,孙教授告诫学员皮肤疾病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切不可抛开临床看病理!

周小鸽教授

皮肤淋巴瘤的最新分类及病理诊断

周小鸽教授是我国淋巴瘤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为学员们讲解了皮肤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临床上,原发性皮肤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仍存在困难,对皮肤科医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周教授首先介绍了皮肤淋巴瘤的分类包括最新的WHO-EORTC皮肤淋巴瘤分类。接着,他全面讲解了皮肤科较常见的蕈样霉菌病、Szary合征、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等的形态特征,病理学特点。学员们对周教授讲解的内容兴趣盎然,踊跃发言,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使大家对淋巴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最后,周教授强调了皮肤淋巴瘤其复杂性和多变性,他指出坚持、学习、研究是攻克这一世界难题的钥匙。

渠涛教授

组织病理阅片

经过一天充实的学习,由渠涛教授带领大家进行实战阅片,以学以致用、巩固所学。渠涛教告诉学员们要培养良好的阅片习惯,接着将自己在临床上遇到的特殊而有趣的病例与大家分享,带领大家分析每例病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最后揭开疾病的面纱,作出诊断,大家纷纷惊叹皮肤病理学的魅力。

下午,医院皮肤病临床与病理高级研讨班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圆满结束,数位皮肤病理学专家的演讲让大家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学习的目的是修炼自身,以期能造福一方,感谢全国同仁的积极参与!9月10日、11日将在迎来一年一度的全国皮肤病理大会,更多精彩内容即将呈现,一起期待吧!

(文:余晓玲、郑晓枫

图:叶丰卉、王文明)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白殿疯方法大全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yzn/7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