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桔梗昔日野草药如今成产业
桔梗,别名白药、和尚头、铃铛花、土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山坡及草丛中,既是一种中药材,又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作为盂县的10大特产之一,如今,盂桔梗已逐步走出深山,成为增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一种经济作物。
药出深山品质优秀
我国中医药历史悠久,民间以桔梗入药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桔梗主含桔梗皂苷、桦皮醇、桔梗聚果糖、桔梗糖等,主治咳嗽痰多、胸膈脾闷、咽喉肿痛、声音沙哑、咳吐脓血。历史上关于桔梗的药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此草之根结实而鲠直,有甜苦两种,故名桔梗。”
虽然桔梗在我国很多地方均有种植,但由于各地的水土、气候、日照、生物散布都不完全相同,药材本身的质量与其医治作用有着显著的差异。盂县山地面积广,海拔高,空气清新,土壤中富含磷钾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桔梗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地生长的野生桔梗品质上乘,药用、养生价值极大,被百姓称之为“小人参”,成为盂县闻名的10大特产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盂县的很多山区农民在收集山上的野桔梗作为药材出售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桔梗种植,来自河北、河南等地的中药商贩也一直把盂县作为桔梗的主要收购基地。
今年70岁的张文华老人是盂县下社乡王家庄村人。作为村里的老中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医,年轻时,老人常常上山采摘野生桔梗,晒干后加工入药,为村中百姓医治伤寒疾病。据老人介绍,盂桔梗性平、味苦,对医治伤寒引发的咳嗽痰多、胸闷不顺畅、咽喉肿痛、肺痈吐脓等症状有特殊的疗效。除入药,很多百姓还将桔梗泡茶饮用,或在做菜、炖汤时加入些许桔梗,做出的饭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用后可以起到良好的食疗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养生、保健药材的需求随之剧增。盂桔梗逐渐从野生走向了田间栽培,并成为我市中药材示范产业中主要的示范栽培品种。很多当地百姓看准时机,逐渐开始对桔梗等中药材范围育植。
科学培养范围种植
今年42岁的南秀斌是盂县西烟镇南头村着名的“药材大王”。2012年,南秀斌带头流转了本村的200亩土地,出资成立了中药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发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合作社成立后,南秀斌投资40多万购买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打捆机、包膜机等中药材生产、包装机械,实现了中药材种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合作社长时间聘请山西农大教授、市农业部门专家为技术顾问,指点社员实行科学种植,确保产品质量。
多年来研究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南秀斌一直对振兴当地盂桔梗产业情有独钟,这几年,他一直在研究野生盂桔梗的栽培技术。据南秀斌介绍,野生中药材品种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将它们的生存环境了解清楚,并且想办法进行科学种植。盂县的气候、土壤条件造就了野生盂桔梗良好的品质,他希望通过科学培养,范围种植,使人工种植的桔梗在保存优秀品质的同时,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