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医院临床药师高丽丽
痛风指因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HUA)直接相关,其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临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对使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最大有效剂量无法使血尿酸达目标值或出现持续频繁痛风发作或痛风石持续存在,推荐使用其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而非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
抑制尿酸合成药物
如别嘌醇、非布司他,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减少尿酸合成,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①别嘌醇
别嘌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仅对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有作用)而降低血尿酸浓度,为痛风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包括慢性肾脏病(CKD)≥3期者。其可减少尿酸盐在肾脏的沉着,且改善稳定型心绞痛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减少冠心病(CAD)者中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有一定协同降压作用。别嘌醇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其排出量减少,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并减量。
《痛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年)中指出,成人起始剂量50mg/次、1-2次/d,每周可递增50-mg至-mg/d,分2-3次口服,根据每2-4周监测血和尿的尿酸水平确定是否增量。CKD1-2期者用量不得大于mg;CKD3-4期者推荐剂量为50-mg/d,用量不得超过mg/d;CKD5期者慎用。
《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年)中指出,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推荐初始剂量每次50mg,每天1-2次,根据血尿酸水平调剂量,2-4周后逐渐加量至每天mg,分2-3次服用。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下降时,如eGFR<60ml·min-1·(1.73m2)-1时应减量,推荐剂量每天50-mg,eGFR<15ml·min-1·(1.73m2)-1时禁用。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肝肾功能损伤、低热、粒细胞减少、过敏性肝坏死、肝肉芽肿形成伴胆囊炎、胆管周围炎、周围神经炎、重度过敏(迟发性血管炎、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皮疹、别嘌醇过敏综合征(AHS)等,AHS多见于HLA-B*携带者。若皮疹广泛持久,对症治疗无效并有加重趋势或发生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或骨髓抑制时需停药。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等常为一过性,停药后会消失。
从小剂量开始用药,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