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是针对白细胞分化抗原20(CD20)分子的单克隆抗体。CD20广泛表达于成熟B淋巴细胞的胞膜表面,利妥昔单抗与CD20结合后,可以诱导ADCC和CDC作用,杀伤表达CD20的肿瘤性或正常B淋巴细胞。
利妥昔单抗可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以及与B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韦格纳肉芽肿和多发性血管炎等。利妥昔单抗显著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例如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率最高的淋巴瘤),传统化疗方案的治愈率约为35%,联合利妥昔单抗后治愈率提高了10%~15%,达到50%左右。
02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是针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克隆抗体。HER2基因属于原癌基因,HER2蛋白的过表达可致上皮细胞癌变和侵袭性增高。曲妥珠单抗对HER2过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而HER2的过表达通常与基因扩增有关。约15%~25%的乳腺癌和<5%的胃癌患者存在HER-2基因扩增,其他肿瘤相对更低。
曲妥珠单抗可以显著改善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例如对于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含有曲妥珠单抗的方案进行术后辅助化疗较单纯化疗患者的远期复发率降低10%~15%。
03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是人类表皮生长因素受体1(HER1)的单克隆抗体。EGFR(也称为HER1),是ER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包括HER1、HER2、HER3及HER4。HER家族在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EGFR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的胞膜表面。
西妥昔单抗的适应证包括Ras基因无突变的晚期结直肠癌和晚期头颈部鳞癌。对于Ras基因无突变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可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9-12个月。对于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可以延长总生存时间2个月。
04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VEGF是已知的最强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通过与血管内皮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及增加血管通透性。贝伐珠单抗通过与VEGF的结合,阻断了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无法促进肿瘤血管新生,进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因血管的快速新生普遍存在于肿瘤组织中,贝伐珠单抗适用治疗的癌种广泛,已批准的适应证包括:晚期结直肠癌、肾癌、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和脑胶质母细胞瘤等。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约可延长PFS4~5个月。对于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约可延长生存时间2个月。
05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EGFR介导的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凋亡、促进血管生成、细胞黏附和侵袭性等生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EGFR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致细胞癌变。基因突变和扩增是导致EGFR通路异常激活的最常见方式。EGFR基因突变在肺腺癌患者中的比例最高,亚裔肺腺癌患者的突变率近50%,高加索人较低,仅约10%。
我国已上市的针对突变EGFR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包括: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三种药物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有效率均为60%-70%左右,中位缓解时间约为10~12个月。三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透过血-脑屏障的比率略有不同。
06克唑替尼克唑替尼是ALK、ROS1和MET等酪氨酸激酶的多靶点抑制剂,用于治疗ALK、ROS1和MET酪氨酸激酶异常激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LK最早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一个亚型中被发现,因此命名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此后在肺腺癌、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中同样发现了ALK基因的染色体易位,并进一步证实ALK是主要的癌变驱动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ALK染色体易位的发生率为2%~7%,而在不吸烟肺腺癌患者中比例可达30%。
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60%,缓解时间6-8个月。
07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是多种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包括Abelson鼠白血病病毒癌基因同源物1(AB1)、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kit)和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PGDFG)等。
伊马替尼的治疗适应证包括: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CD阳性的胃肠道间质瘤、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PDGFR基因重排阳性的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BCR-ABL1融合蛋白是CML的核心驱动分子,95%的CML表达BCR-ABL1融合蛋白,伊马替尼可以抑制ABL1酪氨酸激酶,其单药治疗CML的有效率>95%,服药5年时仍有>80%的患者处于疾病缓解状态。胃肠道间质瘤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80%以上的胃肠道间质瘤存在c-kit或者PDGFR基因的突变。对于无法切除或复发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单药的有效率约50%~70%,缓解时间20个月左右。
08索拉菲尼索拉菲尼是RAF、VEGFR和PDGFR等酪氨酸激酶的多靶点抑制剂。索拉菲尼的适应证包括:晚期肝细胞癌、晚期肾癌和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等。对于肝功能良好的晚期肝癌患者,索拉菲尼与安慰剂相比,可以延长PFS约2-3个月。对于晚期肾癌患者,索拉菲尼与安慰剂比较约可延长PFS2-3个月。对于分化型晚期甲状腺癌,索拉菲尼与安慰剂比较,约可延长PFS约10个月。
09舒尼替尼舒尼替尼是PDGFR、VEGFR、C-Kit、Ret、FMS样的酪氨酸激酶3(FLT-3)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等酪氨酸激酶的多靶点抑制剂。
舒尼替尼的适应证包括:伊马替尼耐药的胃肠道间质瘤、晚期肾癌、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胃肠道间质瘤,应用舒尼替尼治疗与安慰剂比较可以延长PFS约5个月。对于晚期肾癌,一线应用舒尼替尼与干扰素相比,可以延长PFS约7个月。舒尼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癌,与安慰剂比较,可以延长PFS约5个月。
10依维莫司依维莫司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OR)的抑制剂。mTO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依维莫司的适应证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HER2阴性乳腺癌、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索拉菲尼或索坦耐药的晚期肾癌和成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结节性硬化症等。对于HER2阴性、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继续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依维莫司治疗,可以延长PFS4-5个月。对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安慰剂对比,依维莫司治疗可以延长PFS约6个月。对于索拉菲尼和舒尼替尼耐药的晚期肾癌,依维莫司治疗与安慰剂比较,可以延长PFS约3个月。
当今靶向药物的研发可谓日新月异,未来将不断有针对不同靶点的药物进入临床治疗,给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和延长生命的希望。
文章摘录于《肿瘤专科护理》
如此专业的临床指导书籍,你也值得拥有~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