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而引起器官或系统损伤的一类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变累及的范围,自身免疫病可以分为系统性和器官特异性,前者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类风湿性关节炎(RA)、抗磷脂综合症(APS)等为代表;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由于自身抗体的产生是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之一,因而,自身抗体本身就成为大多数自身免疫病的血清学标记物,对其诊断、监测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非自身免疫病患者或少数健康人群在没有自身免疫病临床特征时也可以出现低滴度的自身抗体。因此,这些自身抗体的阳性结果不一定与自身免疫病相关。实验室检测应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对没有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的个体不建议进行自身抗体的筛查。生理性自身抗体和自身抗体在疾病前期出现的现象常干扰临床医生对自身抗体临床意义的正确解读。

由于自身抗体可出现在临床表现之前,因此必要时可进行定期复诊及实验室指标监测。不可忽视很多自身抗体可早于临床表现前多年出现,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如抗CCP抗体、AMA-M2等。一、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相关自身抗体1.抗核抗体(ANA)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A、可提取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是自身免疫病最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包括但不限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RNP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CENP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着丝点抗体等。ANA对风湿性疾病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所以被认为是此类疾病的首选筛查项目,即当ANA结果阳性时,需要对ANA特异性自身抗体进行进一步检测,为疾病确诊提供依据。相关内容详见:抗核抗体(ANA)检测的临床应用2.抗C1q抗体抗C1q抗体除与低补体血症荨麻疹性血管炎、RA等相关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狼疮性肾病(LN)及其活动性也密切相关。3.抗磷脂抗体谱抗磷脂抗体谱主要包括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CL)抗体、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抗凝血酶原(PT)抗体和抗磷脂酰丝氨酸(PS)抗体等,在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检出率约为20%~30%,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CL抗体、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LA任一种阳性均可以提示抗磷脂综合症(APS)的诊断。在这3种抗体中,LA是血栓病变的最强风险因子;抗CL抗体诊断APS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是致病性抗体,特异性较高。建议对疑诊患者联合检测这些自身抗体,不仅可以避免漏诊,还能够更全面地评价血栓性疾病和病态妊娠的发病风险。阳性结果需要在12周后复查确认。

4.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ANCA的靶抗原有十余种,与临床最相关的是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两者与ANCA相关血管炎,即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以及这些疾病的肾脏表现密切相关,并作为该疾病活动性的监测指标之一。PR3属胞质型ANCA,即cANCA;而MPO属核周型ANCA,即pANCA,因此还可用于ANCA阳性时的分型。

ANCA阳性除见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外,还可出现在炎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他自身免疫病、淋巴瘤以及药物性或感染性疾病等,但靶抗原并非PR3或MPO。

由于抗PR3及MPO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性一致,因此,建议定量监测,可用做判断疗效及评估复发的指标,定期进行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5.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AECA与血管炎和多种风湿病中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如白塞病、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Sc、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等。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性具有相关性。6.类风湿性关节炎(RA)相关自身抗体

6.1类风湿因子(RF)

IgM型RF是RF主要类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70%~90%。另外,IgA型RF和IgG型RF对RA的诊断也可能有一定提示意义。除RA外,RF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病、多种感染以及肿瘤性疾病等。

由于RF阳性可见于其他多种自身免疫病(如SS、SLE、SSc等)、多种非自身免疫病(如感染及肿瘤等)以及少数健康人群,因此,不可单纯将RF阳性作为确诊依据,而应结合患者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依据及联合抗体检测结果等进行诊断。

6.2抗瓜氨酸化蛋白/肽抗体(ACPA)

ACPA是一组对RA高度特异的自身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属于抗丝聚蛋白抗体(AFA)群,可出现在RA早期,同时与RA病情活动性指标呈正相关。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是RA最新的分类标准中的血清学检测项目之一,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抗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对RA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7.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

7.1自身免疫性肝病(AIH)

ANA在AIH患者中阳性率可高达70%-80%,是疾病诊断评分的指标之一,但是缺乏疾病特异性。AIH特异性的自身抗体有: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细胞溶质-1(LC-1)和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腺(SLA/LP)抗体,并可用于AIH的分型:

1型自身免疫性肝病(AIH-1):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ANA;

2型自身免疫性肝病(AIH-2):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细胞溶质-1(LC-1)抗体用来定义AIH-2型。

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腺(SLA/LP)抗体是AIH的特异性抗体,一般不作为AIH分型依据。

7.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PBC患者ANA阳性率为50%左右,在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PBC患者中的阳性率可达85%。

抗线粒体抗体(AMA):AMA是PBC的标志性抗体,阳性率90%-95%。根据靶抗原不同分为9个亚类,即M1~M9,与PBC紧密相关的是M2、M4、M8和M9。AMA—M2是PBC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强的诊断指标,M4常与M2并存,而M9阳性常提示患者处于PBC的早期。

8.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相关抗体8.1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该抗体是用来定义“抗NMDAR抗体脑炎”的标志性抗体。此外,抗NMDAR抗体可能与SLE患者神经精神的异常状况相关。8.3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该抗体是视神经脊髓炎(NMO)的标志性抗体。可用于NMO与多发性硬化的鉴别,在NMO患者中的敏感性约为58%~76%,特异性可达85%~99%。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vndrome)、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感觉神经病、米-费综合征(Miller-Fishersvndrome)等脱髓鞘外周神经统病变有关;神经肿瘤抗体如抗Hu抗体、抗Yo抗体、抗Ri抗体、抗CV2抗体等与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密切相关;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是重症肌无力确诊的重要参考依据;抗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VGKC)复合物抗体、抗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受体、抗α一氨基-3一羟基一5-甲基异噁唑一4一丙酸(AMPA)受体抗体、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抗体、抗甘氨酸受体抗体等与边缘性脑炎、脑脊髓炎、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抗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抗体、抗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等可能与多发性硬化的致病机制有关。9.其他自身抗体

9.1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

抗甲状腺球蛋白(TG)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是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标志性抗体,也可作为产后甲状腺炎、无痛性格雷夫斯病等甲状腺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抗促甲状腺素(TSH)受体抗体是诊断格雷夫斯病的重要依据,敏感性约为95%,特异性可达99%。

9.2胰腺相关自身抗体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抗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和抗胰岛瘤抗原一2(IA-2)抗体是诊断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重要参考指标。

9.3乳糜泻(CD)相关抗体

抗肌内膜抗体(EMA)、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tTG)抗体是诊断麸质敏感性肠病或乳糜泻的首选检测项目。抗去酰胺基麦胶蛋白肽(DGP)抗体检测是乳糜泻相关自身抗体谱的重要补充,尤其适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乳糜泻患者。

9.4生殖相关自身抗体

抗卵巢抗体与女性的卵巢功能早衰(POF)和自身免疫性不孕症有关。抗精子抗体与男性及女性的不育不孕症有关,这类抗体主要影响配子发育和受精。

参考:《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

相关阅读:

1.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TG-ab、TPO-ab)

2.抗核抗体检测不能随意

3.有图有真相,揭秘一张检验报告的产生过程

4.检验科开展重症肌无力抗体检测服务

5.抗磷脂抗体,育龄期妇女隐形“杀手”!

6.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实验室检查

鸡汤时刻诚信服务、精益求精、科学高效、满意放心扫一扫







































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yzn/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