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讯
1,可曾想过竟然有“秘密通道”将大脑和颅骨骨髓直接相连!科学家发现免疫细胞还有“新”的一种
Nature子刊重磅
来源:APExBIO
中性粒细胞通过通道迁移,绿色
近日在《NatureNeuro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来自哈佛医学医院的科学家们发现竟然存在微型通道从颅骨骨髓延伸到大脑内层,让免疫细胞在此通道畅通无阻,快速从骨髓到达脑损伤区域。该研究主要针对中风或脑膜炎组织损伤后到达损伤部位的嗜中性粒细胞。
阅读链接:
可曾想过竟然有“秘密通道”将大脑和颅骨骨髓直接相连!科学家发现免疫细胞还有“新”的一种
Nature子刊重磅
2,北京生科院等发现自闭症新基因PAK2
来源:北京生科院
PAK2型自闭症发病分子机制
8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孙中生团队题为PAK2HaploinsufficiencyResultsinSynapticCytoskeletonImpairmentandAutism-RelatedBehavior的研究论文。
该团队从分子生化、形态结构、行为学和遗传学等多个水平确定了PAK2在脑发育中的重要功能,并阐明了其在自闭症发病中的内在分子机制。
阅读链接:
北京生科院等发现自闭症新基因PAK2
3,小小分子真奇妙,诱导运动神经元再生、助力脊髓损伤修复,竟有如此大功效!
来源:iNature
年8月25日,医院医院联合天津医科大学在ScienceChinaLifeSciences上发表题为“Chemicalconversionofhumanandmousefibroblastsintomotorneuron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将人和小鼠的成纤维细胞诱导形成运动神经元。
阅读链接:
小小分子真奇妙,诱导运动神经元再生、助力脊髓损伤修复,竟有如此大功效!
4,维生素D缺乏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自杀风险、广场恐怖症、功能减退和抗抑郁药物摄入有关
来源:大话精神
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并且这种关联在最近的另一项荟萃分析中被复制。文中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稳定社区居住的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非选定样本中,维生素D缺乏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
研究显示对于广场恐怖症、自杀风险和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考虑到维生素D的益处/风险特征,可优先获得维生素D补充剂。
阅读链接:
维生素D缺乏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自杀风险、广场恐怖症、功能减退和抗抑郁药物摄入有关
5,深部脑刺激可调节葡萄糖代谢,有助于治疗糖尿病
来源:神外资讯
深部脑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能够对一个或多个脑区功能进行特异性调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医学研究中心内分泌和代谢科的MireilleJ.Serlie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实深部脑刺激影响糖代谢,研究结果发表在年5月的《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
阅读链接:
深部脑刺激可调节葡萄糖代谢,有助于治疗糖尿病
阅读分享
1,8月最新多发性硬化症临床试验(附表)
来源:药明康德
截止年8月23日,多发性硬化症领域共有项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临床后期研究占主导地位。自从年1月以来,多发性硬化症新药的临床试验新增了30项。多发性硬化症新药的临床试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从年8月1日至23日,共有2个新发布的多发性硬化症新药临床试验。
阅读链接:
盘点
8月最新多发性硬化症临床试验(附表)
2,双相之殇,情何以堪
来源:精神时间
各年龄分层SMR值
PernilleStaudtHansen等人基于丹麦全国人口数据进行了20年随访,旨在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SMR(标准化死亡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年龄及性别组的差异。
阅读链接:
双相之殇,情何以堪
3,如何更好地照料失智老人?
来源:AD临床前期联盟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引起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给照料者带来巨大的挑战,文章作者从日常照料的各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AD病人照料中的小窍门。
阅读链接:
如何更好地照料失智老人?
资源分享
事件相关电位和TMS技术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瀚翔生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继军主任在文中详细讲解了事件相关电位和TMS技术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详情链接:
事件相关电位和TMS技术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资讯信息
IPO拟融资万美元,Y-mAbs推进儿童脑瘤新疗法
来源:药明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