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善举讲述花花们自己的故事

■父亲的叫卖声伴我长大,看到贫困孩子就想帮一把

■父亲是老革命,我是在学雷锋的热潮中成长起来的

■影视剧里志愿者形象很高大,一直是我心里的英雄

我们为什么当志愿者?——向阳花志愿者协会会员的故事

"如果能让更多人心底的‘善良’种子萌发,我们愿意配合。"会长王立生(网名白鸽)说,这是他们同意接受采访的原因。

  这是一个给人温暖的圈子,这是一群实实在在的人。正如协会名字一样:向阳花,绽放在角落里,少有人   成立于年7月29日、由爱心人士自发组织的大庆市向阳花志愿者协会(),走的是"草根"扶贫助困的路线。不走过场,不求回报,脚踏实地。从最初建立时不足百人到现在会员近人,很多人就是看中了协会的实在劲儿。他们会为残疾人筹集费用完成颅骨修补手术,送米、送面、送轮椅;会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圆他们上学的梦;也会给孤寡老人剪指甲,收拾屋子,包饺子……

  虽是"草根"组织,却纪律严明。他们有着长达字的《协会章程》和细分为人事部、后勤部、监事部等的组织机构,也有队服、队歌。想加入这个圈子,除了要有爱心,还必须在仔细阅读规章制度后递交真实的个人资料和照片。对于想要帮扶的对象,他们会派专人核实情况后分析救助方案。

  这里的很多人都做过多年公益事业,经历了诸多,沉淀后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更懂得怎样去呵护"爱"。对于为什么想当志愿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答案也应是我市现有多个志愿者基层服务队17.8万余人的缩影……

会长王立生

 会长王立生:父亲卖糖葫芦供他上学看到贫困孩子就想起童年

  "我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从来没有这样配合过一个媒体记者,这次是为了‘向阳花’,我希望更多人了解它。"年12月2日,在电话里,王立生对记者说,他相信每个人心里都种着一颗善的种子,早晚会发芽。

  接电话时,他正在下夜班回家的车上,说话很直接,说有很多事要忙,没有太多时间见记者,电话里聊就行。所以,记者对他的采访都是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的。

  今年44岁的王立生,是电力集团宏伟热电厂职工,也是向阳花志愿者协会会长。

  年,王立生正式成为志愿者后,第一次跟随所在团队去喇嘛甸农村一所小学给贫困孩子送文具,回来的晚上,他激动得一夜未眠。其实,早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开始资助贫困孩子了。

  年,在电视上,王立生看到家住大同区农村的一个叫盼盼的女孩,因为家里贫困上不起学的报道。他忘不了当时的镜头:盼盼拿着盆喂鸡,记者问:"喂小鸡干啥?"盼盼说:"下蛋,交学费。"看完这个节目,王立生通过电视台联系上了盼盼,每个月都会寄钱给她。当时,王立生没有稳定工作,每天走街串巷给人修家电,有了收入第一件事就是把给盼盼的钱留出来,为此还戒了两年烟,"都说戒烟难,但因为有信念在,就很容易了。"

  王立生一直把盼盼从小学供读到大学毕业,大学最后一个学年,给盼盼交学费时他们见面了,这是10年来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他把和盼盼这些年互通的多封信寄给她,这些信记录了盼盼这些年的心路历程。王立生告诉她,他很感激盼盼,这些年他也在成长,之后就彻底从盼盼的生活中"消失"了。电视台记者采访他,他说:"因为资助过,怕她有感恩的负担,刚毕业比较难,不容易,不能让她有压力。"

  "从那以后,一看到像盼盼一样的孩子,我就想帮一把。"王立生说,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可能因为自己的求学路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王立升的小学、初中都是在农村读的,当时家里交不起学费,就左邻右舍地借。"农村家家都不富裕,能把钱借给你很是不容易,虽然已经还了,但还是很感动。"

  那时,父亲为了给王立生攒学费,推着小车天天出去卖糖葫芦,每每看到父亲早出晚归,王立生都很心疼,"把这些糖葫芦卖出去,得走多远!一想到冬天那么冷,父亲推着车子,怎么忍心花这些钱?有时候卖不出,父亲把车推回来,糖葫芦都化了。"

  王立生学习很刻苦,生活也很节俭,可因为年龄小,也有忍不住乱花钱的时候。

  有一次王立生和同学出去看录像,花两块钱买了一张票,从录像厅出来后,王立生就后悔了,觉得两块钱花得没意义。整整一个星期,他光吃饭没吃菜,愣是省了两块钱,后来嘴都溃疡了。

  "正因为经历差不多,知道上学不容易,才想帮一把。"王立生说,特别是工作有能力后,更想帮助他们,做这些没有想过要回报,如果说回报,那就是看到被帮助的人困难得到缓解后,自己心里的那份满足。

  加入到多个公益组织,帮助过失学儿童、残疾少年、孤寡老人,王立生对"爱心志愿者"的意义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不搞形式主义,实实在在做点儿能做的事儿,挺好!"年7月29日,在王立生的组织下,大庆市向阳花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这一年多,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上报到协会,经调查核实,确定符合条件,就会去帮,有时一对一,有时多对一。

  "帮助过的很多人都记不清长什么样了,也不必记得,你只记得你想做什么就行了。"王立生说,他只想安静地简简单单做点儿事,播种爱心不求赞,就像白鸽,这也是他一直用这个网名的原因。

特殊会员楼遇春

 特殊会员楼遇春:轮椅上写会歌绝望中重生想送希望给别人

  这里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我们愿为你遮挡风浪。

  助残助学帮扶老人,是我们爱心的力量。

  有了困难请对我们说,我们会尽力帮忙。

  微笑的脸庞最美丽,手拉着手不会彷徨。

  携手并肩共度过风霜,向阳花一定会怒放……

  这是向阳花志愿者协会会歌《向阳花,一定会怒放》中的歌词。写词者名叫楼遇春,36岁,也是协会里的一名会员。在协会里,他很特殊,他是一名被帮助者,却也想给别人帮助。

  楼遇春12岁时,突患脑瘫,农村的家里本不富裕,为了给他治病,条件更加不好。志愿者知道他的事儿后,到他家里看望,这让对生活绝望的他心灵受到强烈冲击,他开始思考以后怎么过。

  "我虽然走不了,但我能写歌,这不也是我的价值吗?"楼遇春加入了志愿者协会。在轮椅上,他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写出了这首歌词,并找熟知的网友谱曲、演唱。

  "能做的事儿有限,就更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楼遇春说话很吃力,但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晰。他说,他喜欢张云成写的《假如我能行走三天》这本书,那是一个肌无力患者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读这本书让他明白,生命的长度虽然无法选择,但宽度却会因努力无限扩展。

  病后只上过3年多小学的楼遇春,让姐姐买来笔、纸,开始写一些感想和诗歌。家里人出去种地,他就独自在家创作。这些年,他写了多首歌词,还写小说、剧本、诗歌,他一直想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签约作者,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证明自己,也想有歌手能演唱他的歌曲,有出版社出版他的小说,有影视公司把剧本拍成电视剧……

  "每次都没什么消息,但没关系,我会继续写,因为写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楼遇春说,人不能没有梦,不能没有希望,而在困境中,希望要有人去点燃,这也是爱心志愿者的神圣责任所在。他加入到这个团队,虽然没办法去参加一些救助活动,但在精神上会给需要帮助的人指引和支撑。

  "一块石头,曾经站在万丈悬崖眺望,一个意外跌入了深深的峡谷,经历着狂风暴雨,滔滔瀑布的洗礼,它的棱角光滑如玉,静静听着候鸟的歌唱,一年四季在用脚步追逐着感化着它……"这是楼遇春写的《一块顽石》中的诗句,他说,这就是他的心路历程。

62岁的方刚

62岁的方刚:每月拿出五六百元帮助别人觉得比打麻将有意义

  年初,从油田公司退休的方刚,加入了向阳花志愿者协会。他说,帮助别人比打麻将、跳广场舞更有意义。现在,方刚每个月都会从自己的退休金里拿出五六百元捐给有困难的家庭。

  需要赡养双方老人,又要照顾患有肝硬化的妻子,在经济上,方刚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并不是特别宽裕,但这并不影响他做公益。"不宽裕,也不困难,和那些家庭相比,要好得多。"

  方刚入会后,最不能忘记的是帮扶残障男孩小张的经历。

  小张在9岁时,因为车祸导致脑出血后遗症,右侧肢体功能受到影响,左侧颅骨有巴掌大的缺失,由于家庭条件不好,17年未能得到修补。向阳花志愿者协会为小张捐款两万多元,医院为他修复了颅骨,并在手术费上给予了减免。术后,大男孩恢复了自信,开心地笑了,并同意去特教学校学习计算机。这是他出意外之后第一次走出家门,谋划自己的未来。

  "一次行动,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你说有意义不?"方刚说,他遗憾这么晚才加入到这个组织,总以为做公益是需要大块时间和精力,上班时不具备这个条件,"父母都是老革命,都是共产党员,我上学时正赶上学雷锋热潮,助人为乐的想法一直有,之前也捐过款、捐过东西,但这种帮和大家一起帮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协会里有做生意的小老板,每接上一单,不管多少,都会捐元钱。还有人自己花钱租房,放大伙儿募捐来的衣物。这样的事儿太多了,加入这个团队,你会觉得对人对事的态度会彻底改变。看到被帮助者露出笑脸,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最真的笑,你会觉得做这些很值!"方刚笑着说。

  现在,方刚每天料理完家务,更多时间会   "若干年前在电视里看到,一个老人摔倒没人敢扶,当时感觉人情很淡漠,心灵受到很大震撼。"38岁的李扬,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协会的QQ群里属于监事部人员,负责监管群里的聊天内容等。

  李扬真正想成为志愿者,是在年汶川地震后,那次事件让他改变了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通过QQ群搜索,他加入到了志愿者团队。

  这些年,他最忘不了去敬老院看望朱大娘的情景。80多岁的朱大娘有3个孩子,那天他们去看她时,一个儿子刚走,朱大娘趴在二楼的窗户外一直看着儿子的车开走。"她舍不得他走,却又不得不看着他走,很揪心。"从那以后,李扬每次去都会陪朱大娘多聊聊天,帮她剪剪指甲。"每次看到我都得抱一下,很开心。"李扬说:"那是一种被需要感,让我的心灵得到安宁。"

  在向阳花志愿者协会里,像李扬一样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最初加入不排除一时冲动或兴起,但真正成为志愿者后,却越做越坚定。

  让胡路区小学语文教师张庆梅,最初知道"志愿者"的概念是在影视作品里,"那是很神圣的选择,却又觉得离自己很远,这些年一直忙工作、忙孩子,不知道大庆也有这样的组织。"

  年3月,张庆梅加入到了协会。暑假到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带上了上初二的儿子。那里都是患有自闭症或者脑瘫的孩子。"你好"这类简单的词语也要学习一周。有一个小女孩,张庆梅教她她不张口,儿子教就会很乖地跟着学。回家时,张庆梅问儿子感受,儿子反问她:"是不是应该懂得珍惜?"

  "珍惜什么?"张庆梅问儿子。

  "珍惜我是个健康的孩子,还有现在的生活。"儿子说。

  "这个时代,很多人心灵浮躁,失去追求目标,只为挣钱,没有兴奋点。"张庆梅说,她最初选择加入,多半是为了让儿子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却没想到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49岁的姜国权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协会活动中负责后勤,他想成为志愿者的种子,是在部队时种下的。"部队跟前的县城着火,伤者急需O型血救命,我和两个战友都是O型血,情急之下不容多想。刚开始说一个人抽CC就够了,后来失血严重,也管不了抽多少了。当时就告诉大夫,随便抽吧,只要人能救活。"姜国权说,做志愿者后的状态,是越帮助人越想帮助,越帮助越觉得自己挣钱少。

  "一人力量有限,一千人力量也有限,但所有人都去做,结果或许就不一样了。"姜国权说,他最近想把让胡路区一家企业空着的两层楼花钱租下来,一楼卖菜,二楼收留些没人管的孤寡老人和孩子,卖菜的收入用于照顾老人和孩子,这样志愿者只需要出些力就行了,也能减轻经济负担。

  "现在也会经常搞些义卖活动,但在广场很多人看后都走远了,不相信是真的。"张庆梅说,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心里埋藏着的"善"的种子发芽。

  "最想看到人人都是志愿者。"李扬说,身边很多朋友都加入到了志愿者协会,虽然有人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但这已经是一种改变。"李扬笑着说:"成为志愿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理解志愿者,并想坚持下去。"

请您







































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
海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fbf/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