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可不都是血管堵了这个疾病常被忽视,

遇到人就心烦紧张,甚至会感到头晕;面对陌生热闹的环境只想缩进角落,看到车流经过也会时刻保持警备状态。这是不是你?是不是感觉有人在你身边安装了摄像头一般。

千万别再简单地认为自己只是社恐,你的身心可能正在经历“PPPD”!你是不是疑惑“PPPD”这是什么鬼啊?

其实,“PPPD”即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是一种前庭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之间交互反应而产生的病态性代偿。实在看不懂?没关系,下面让我来给你掰开揉碎仔细说说。

1.临床表现

①超过3个月持续地自我感觉头晕、头昏、头重,站立时常有摇摆或滚动感,但一般不会跌倒,视觉上也不会感觉周围事物在旋转,如身下地板移动感、不稳感等,因此他人也难以察觉异常。

②当身旁有车辆、奔跑的人等运动物体经过时,产生不稳感,头晕感加重,。

③在人多热闹的场合,做针线活等精细动作时所有的不适感都会加重。

2.发病年龄

从青年至中老年都有发病机率,多见于40岁左右的女性。

3.诱发因素

性格特点与PPPD有密切联系,特别是神经质型和内向型性格的人更容易中招,失眠、焦虑、惊恐发作、心律失常、偏头痛等是PPPD常见的诱发因素。

4.治疗方案

目前,PPPD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前庭和平衡康复治疗、认知行为治疗4个方面,这些治疗方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①心理治疗:多数PPPD患者伴有焦虑症状,患者应多学习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客观认识精神疾病导致躯体症状的机制,这对更好地接受其他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药物治疗:主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包括盐酸氟西汀、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氢溴酸西酞普兰等药物。

③前庭和平衡康复治疗(VBRT):通过特定的锻炼也可以治疗PPPD,如平衡和步态锻炼可以明显减轻头晕症状,有效改善PPPD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④认知行为治疗(CBT):通过改变患者思维和行为来改变其不良认知,进而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也是焦虑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

最后送给大家这句话:见人就晕别大意,不是社恐就是病,心里提弦多注意,及时就医去看病!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fbf/1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