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随响第52期甲状腺Huuml

倾听白癜风患者心声 http://m.39.net/disease/a_6113724.html

同声主讲:郭静老师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3岁,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半年余,近期增大。

超声所见:

甲状腺左叶可见大小约5.1×4.1×3.0cm混合回声结节,以实性为主,几乎占据整个左叶,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内部可见多处不规则液性区,CDFI显示其内及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超声造影后,该结节动脉期早于周围组织呈高增强,分布欠均匀,可见少量未灌注区,周边可见环状增强,甲状腺被膜连续性好;增强晚期与周围甲状腺组织近同步减退,呈高增强。

图1-2:二维超声显示甲状腺左叶混合回声结节,以实性为主,几乎占据整个左叶。

图3:二维超声显示结节内的不规则液性区。

图4:CDFI显示结节内血流较丰富,周边可见环绕血流信号。

动图5:超声造影显示该结节动脉期早于周围组织呈高增强,分布欠均匀,可见少量未灌注区,周边可见环状增强,甲状腺被膜连续性好;增强晚期与周围甲状腺组织近同步减退,呈高增强。

超声造影提示:

甲状腺左叶结节考虑良性腺瘤可能

随后,外科给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回报:

(甲状腺左叶)

嗜酸细胞性腺瘤

(Hürthle细胞腺瘤)

1、您对甲状腺Hürthle细胞肿瘤有何了解呢?

·本例中的甲状腺Hürthle细胞腺瘤(嗜酸细胞性腺瘤),和滤泡性腺瘤一样,也是起源于甲状腺的滤泡上皮

·Hürthle细胞腺瘤隶属于一类全部或大部分(超过75%)由嗜酸性细胞组成的肿瘤,称为Hürthle细胞肿瘤(嗜酸细胞性肿瘤),属于其中良性的一员,此定义最早于年由Ewing提出,沿用至今

题外话:Hürthle细胞最早于年由德国医生KarlHürthle提出,为一类细胞质丰富,呈颗粒状,且为强嗜酸性,HE染色呈红色,而电镜证实这些红色颗粒为大量含有丰富过氧化物酶的线粒体;当线粒体受损时,Hürthle细胞对缺血敏感,容易出现梗死型坏死,有学者指出其梗死型坏死容易出现在细针穿刺活检术后...咱操作时还需谨慎小心,做好术前谈话

题外话:甲状腺Hürthle细胞肿瘤的大体切面呈红褐色,比较有特点,有完整或部分包膜,富有血管,容易出血坏死

图6:大体切面呈红褐色,可见中心部位的出血坏死

·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Hürthle细胞肿瘤中良性(腺瘤)和恶性(癌)的无法很好的从细胞的异型性进行区分,而依赖生物学行为进行鉴别,即是否(明显)侵犯包膜或周边血管、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才是鉴别此类肿瘤良恶性的关键,这点是否似曾相识?

可以看一下这个有关滤泡性肿瘤的链接:宿命の对手

·甲状腺Hürthle细胞肿瘤好发于女性,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10倍,好发年龄为50-60岁,恶性者发病年龄更高,相比之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单发多见;瘤体越大者(直径>4cm),恶性可能性越大

·甲状腺Hürthle细胞肿瘤在甲状腺肿瘤中所占比例不高(约3.9%),而其中,Hürthle细胞腺瘤占甲状腺腺瘤的11.6%,Hürthle细胞癌占甲状腺癌的4.6%;相比滤泡性肿瘤,它更具有侵袭性,即便是良性的Hürthle细胞腺瘤,发生轻微包膜浸润者(33%),也明显高于滤泡性肿瘤(5%),相对预后也较差

·此外,甲状腺Hürthle细胞癌不常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而主要转移至肺及骨骼,这点与最常见的乳头状癌有所区别,后者容易侵犯邻近的颈部淋巴结

·甲状腺Hürthle细胞腺瘤在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以及超声造影上,与其他类型甲状腺腺瘤相仿,外形一般较为规则,为椭圆形,常可见包膜,瘤体内部可有液性区及粗大钙化灶,周边可见环绕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动脉期常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呈高增强,由周边向中心快速填充,周边呈环状增强,造影晚期早于周围甲状腺组织消退~

==End==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我是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图:本期主讲:郭静老师,深表感谢!^_^

上视频:郭静老师为我们倾情演绎《刺勒歌》,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pwth.com/yfbf/13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