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5岁,左上臂伸侧凹陷性皮下结节5个月,自觉症状不明显。
左上臂伸侧凹陷性皮下结节
病理可见小叶性脂膜炎改变。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亦可见少许浆细胞。真皮层内血管附属器周围也有灶状淋巴细胞浸润。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A.狼疮性脂膜炎
B.结节性红斑
C.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D.硬红斑
狼疮性脂膜炎
临床表现:多见于成年女性。皮损主要见于面部、上臂及肩部。初起表现为皮下结节及斑块,自觉症状不明显,皮损消退后出现特征性的皮肤塌陷。
组织病理学:表皮层可见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层内血管附属器周围灶状淋巴细胞浸润。皮下出现小叶性脂膜炎改变,可伴有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核碎片,无细胞异型性。
结节性红斑女,35岁,胫前反复发生红色结节2年,伴痛疼。每次结节发生后,4周左右可以好转,不发生破溃,消退后无皮肤凹陷,无明显全身症状。
胫前反复发生红色结节
胫前反复发生红色结节
病理可见表皮层正常;真皮层下部,尤其在皮下组织出现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间隔性脂膜炎改变;无细胞异型性。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多见于成年女性。主要发生于小腿伸侧,表现为红色皮下结节或斑块,有自觉痛及压痛,易反复发作,皮损不破溃。
组织病理学:表皮层正常。皮下组织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间隔性脂膜炎改变,有时可见组织细胞及血管病变,未见细胞异型性改变。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男,40岁,双下肢出现红色结节及斑块5个月,皮损有轻度疼痛,近3个月出现发热。
下肢出现红色结节及斑块
下肢出现红色结节及斑块
病理可见表皮层、真皮层基本正常。皮下组织可见小叶性脂膜炎改变,细胞核深染、有异型性,部分区域可见嗜脂细胞环。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细胞核深染,有异型性)
病理表现(嗜脂细胞环)
免疫组织化学示浸润细胞为单克隆T细胞,CD2、CD3、CD8、TIA-1阳性,CD56及EBER阴性。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表现:多见于成年人。为红色皮下结节或斑块,四肢及躯干均可发生。部分患者可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出现发热、消瘦等系统表现。
组织病理学:主要累及皮下组织,表现为小叶性脂膜炎改变,出现单一淋巴细胞,细胞核深染,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可出现淋巴细胞的嗜脂细胞环。
其他:免疫组织化学示单克隆T淋巴细胞浸润,CD2、CD3、CD8、TIA-1阳性。
硬红斑女,51岁,双小腿屈侧暗红色结节、斑块2年,皮损发展缓慢,伴轻度疼痛,近半年来出现溃疡,久治不愈。30年前有肺结核史。
小腿屈侧暗红色结节、斑块
小腿屈侧暗红色结节、斑块
病理可见真皮层血管附属器周围有小灶状淋巴细胞浸润。皮下组织呈小叶性脂膜炎改变,主要由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组成,并见上皮细胞肉芽肿改变。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本病是一种结核疹,通常伴有系统结核,如肺结核。多见于中年女性的小腿屈侧,表现为多发性暗红色结节、斑块,皮损发展缓慢,病程数月至数年,自觉症状不明显,后期发生破溃,不易愈合。
组织病理学:主要为小叶性脂膜炎改变,可见结核样结节,出现上皮细胞肉芽肿,可以合并血管病变。
小结本组皮肤病以红色皮下结节或斑块为特点,仅观察皮损不易区分,需结合临床特点、病理改变进行鉴别,必要时可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狼疮性脂膜炎好发于面部、上肢近端及背部。皮损初起为红色结节、斑块,后期出现特征性指状凹陷。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淋巴细胞小叶性脂膜炎改变,可见浆细胞;表皮层及真皮层改变与普通红斑狼疮类似,出现基底细胞液化;真皮层可见灶状淋巴细胞浸润。皮肤狼疮带试验:皮肤狼疮带试验(lupusbandtest,LBT)阳性。
结节性红斑主要发生在青壮年女性,皮损主要发生在小腿伸侧,为红色结节,可反复发作,但通常不破溃。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皮下间隔性脂膜炎改变,真皮层、表皮层不受累;无细胞异型性。LBT阴性。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主要发生在四肢或躯干,皮损类似结节性红斑,临床几乎无反复发作的过程,可合并发热、消瘦等系统表现。组织病理学显示小叶性脂膜炎改变,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单克隆T细胞浸润,表达细胞毒抗原。
硬红斑主要见于中年女性的小腿屈侧。临床表现为暗红色结节、斑块,皮损发展缓慢,病程数月至数年,自觉症状不明显,后期发生破溃。结核试验阳性。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小叶性脂膜炎改变,可见结核样肉芽肿结节。人卫电子书
权威正版移动阅读
人卫电子书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