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支气管镜(EBUS)是进入21世纪以后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支气管镜新技术,其原理是将支气管镜与超声探头相结合,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粘膜下的病灶,气管外病灶以及气管外肿大的淋巴结,让经支气管壁穿刺活检不再盲目,是一种安全性高、诊断率高、重复性强的气管镜活检新技术。
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病变情况:1.原发性肺癌的纵膈/肺门淋巴结转移评估:包括术前淋巴结分期、术后淋巴结转移评估和化疗后纵膈转移再分期;
2.肺部转移性肿瘤的纵膈/肺门淋巴结转移诊断和评估;
3.原因不明的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
4.纵膈肿瘤的诊断;
5.纵膈良性结节和囊肿的诊断;
6.外周肺小结节或周围型肺肿块的诊断。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自开业开展此项技术,目前已成功开展完成病例数余例,诊断性和安全性均较好,愈后效果佳,均获得满意的病理结果。近期诊断肺结节病一例。
EBUS-TBNA诊断肺结节病一例患者女,49岁,。因“气急半年余,咳嗽、咳痰1月余“来院,完善胸部CT示纵膈及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遂收入院。临床考虑肺结节病可能。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无禁忌,给予EBUS-TBNA术,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不适。
病理结果相关知识:
肺结节病原因不明的多系统多器官的肉芽肿性疾病。病变最常见于肺和胸内淋巴结,以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病变为特征。早期无症状,多由X线发现,病变可累及肝、脾、周围淋巴结、眼、骨、皮、腮腺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和淋巴结、肺活检有助诊断。预后大多良好,累及重要脏器、病变活动期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肺结节病属于一种非干酪性肉芽肿。国内较少见。有明显的地区性。温带较多,欧洲发病率较高。就人种而言,黑人最多,白人次之,黄种人少见。女性略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病程变化大,有自愈倾向。病因不清,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结节病的基本病理改变,系非干酪性肉芽肿(由上皮样细胞、郎格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细胞组成),可侵犯全身淋巴结、肺、眼、皮肤、肝、骨等组织。病变可在淋巴结或肺实质。结节可在数月内完全吸收,也可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形成肺间质的弥漫性纤维化。临床上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胸部体征阴性。全身性周围淋巴结肿大的约占40%。肝脾大的约占20%。血沉增快,皮内结核菌素试验常为阴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