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单选
1.炎症过程中最主要的是()
变质
液体渗出
纤维素渗出
白细胞渗出
增生
[参考答案]白细胞渗出
2.下列炎症介质中,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和发热的是
前列腺素
NO
组胺
缓激肽
IL-1
[参考答案]前列腺素
3.白细胞自血管内游出,在组织内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被称为()
白细胞边集
白细胞滚动
白细胞黏附
阿米巴样运动
趋化作用
[参考答案]趋化作用
4.以变质为主的炎症,实质细胞的主要变化()
增生与变性
坏死和适应
变性和坏死
增生和再生
变性和适应
[参考答案]变性和坏死
5.纤维素性炎发病部位应除外()
胸膜
心包
直肠
气管
皮肤
[参考答案]皮肤
6.慢性炎症中,寿命比较长的炎细胞是()
中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浆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单核/巨噬细胞
7.炎症时引起局部疼痛的主要因素是()
炎症局部动脉扩张
炎症局部静脉阻塞
局部充血
炎症渗出物和炎症介质的作用
血管通透性增高
[参考答案]炎症渗出物和炎症介质的作用
8.最先出现在新鲜梗死灶边缘的细胞是()
中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浆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中性粒细胞
9.急性炎症过程中下列变化最先发生的是()
细动脉短暂收缩
血流加速
血流速度减慢
血管扩张
浆液渗出
[参考答案]细动脉短暂收缩
10.下列哪-项不是炎症时实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
细胞水肿
黏液变性
脂肪变性
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
[参考答案]黏液变性
11.下列不属于纤维素性炎的病变是()
白喉
绒毛心
细菌性痢疾
大叶性肺炎
病毒性肝炎
[参考答案]病毒性肝炎
12.炎症引起的末梢血中白细胞的变化,不包括()
计数增高
核右移
计数降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增多
[参考答案]核右移
13.下列炎症介质中,可以引起疼痛作用的是()
缓激肽
溶酶体酶
组胺
白细胞三烯
细菌产物
[参考答案]缓激肽
14.组胺主要作用是()
引起发热
起趋化作用
使血管通透性升高
引起疼痛
加重组织损伤
[参考答案]使血管通透性升高
15.上皮样细胞来源于()
中性粒细胞
浆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肥大细胞
[参考答案]巨噬细胞
16.引起出血性炎的主要原因是()
血管破裂
血管壁损伤严重
组织缺氧
感染严重
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血管壁损伤严重
17.严重烧伤时,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
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
内皮细胞直接损伤
内皮细胞收缩
细胞形态改变
[参考答案]内皮细胞直接损伤
18.小王患流感,鼻涕像清水-样,他鼻黏膜的炎症是()
浆液性炎
变质性炎
化脓性炎
出血性炎
蜂窝织炎
[参考答案]浆液性炎
19.在炎症中,下列不属于炎症的血道蔓延的是
微生物的毒性产物吸收如血
微生物进入淋巴管引
起皮肤红线
迁徙性脓肿
微生物入血,但未产生毒素.
微生物入血,并繁殖,产生毒素
[参考答案]微生物进入淋巴管引
起皮肤红线
多选
1.组胺存在于()
肥大细胞
血小板
血浆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
肥大细胞
血小板.
2.炎症时,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介质包括
IL-1
THF
NO
5-HT
LT
[参考答案]
IL-1
TMF
3.假膜性炎渗出物中的成分有()
细菌
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
纤维蛋白
浆液
中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
细菌
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
纤维蛋白
浆液
中性粒细胞
4.在炎症血行蔓延中,可出现()
淋巴管炎
菌血症
毒血症
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
[参考答案]
菌血症
毒血症
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
5.下列属于纤维素性炎的是()
糖衣脾
绒毛心
虎斑心
大叶性肺炎
细菌性痢疾
[参考答案]
绒毛心
大叶性肺炎
细菌性痢疾
6.关于蜂窝织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常见部位是内脏器官、肌肉和阑尾
与细菌分泌的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有关
细菌不容易经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道荽延扩散
常有明显的组织坏死
[参考答案]
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起
与细菌分泌的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有关
7.下列属于肉芽肿性炎的疾病是()
血吸虫病
结核病
梅毒
细菌性痢疾
麻风
[参考答案]
血吸虫病
结核病
梅毒
麻风
8.在炎症局部荽延是,可形成()
糜烂
溃疡
空洞
窦道
瘘管
[参考答案]
糜烂
溃疡
空洞
窦道
瘘管
9.前列腺素的作用有
血管扩张
趋化作用
发热
疼痛
组织损伤
[参考答案]
血管扩张
发热
疼痛
判断
√1.急性炎症时局部疼痛,主要是炎症介质导致
√2.血管反应是炎症的中心环节。
√3.炎症对机体有利,又有潜在危害性
×4.炎症仅引起局部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
√5.在炎症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异物,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作用。
×6.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素包括:内皮细胞收缩、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
×7.阿米巴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都是化脓性炎。
×8.毒血症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患者可有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
×9.结核性肉芽肿中的多核巨细胞主要来源于淋巴细胞
×10.结节病属于感染性肉芽肿
√11.炎症引起的末梢血中白细胞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及核左移,也可以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
√12.紫外线、酒精、支原体、霉菌、尿素均可以引起炎症。
×13.炎症时,主动游出血管外的细胞有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14.渗出液的特点有:外观浑浊、比重小于1.、多量炎细胞、蛋白含量高。)
√15.寄生虫感染可引起患者的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6.在炎症中,巨噬细胞的功能包括:搬运、吸收坏死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吞噬杀灭病原体,形成炎性肉芽肿,参与免疫反应。
√17.在不同的炎症中,巨噬细胞可转化为:类上皮细胞、伤寒细胞、异物巨细胞、泡沫细胞langhans细胞。
√18.在炎症中,淋巴细胞的功能包括:产生抗体及淋巴因子,吞噬杀灭病原体,参与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刺激纤维组织增生
×19.组胺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
×20.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在炎症中可引起:发热、疼痛、血管扩张、组织损伤、白细胞渗出。
×21.变性坏死的炎细胞,称为脓细胞。
×22.缝线刺激肉芽组织增生
×23.败血症患者血液中大量化脓菌,并有多器官栓塞性小脓肿形
√24.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可查到细菌,机体无中毒症状。
√25.前列腺素具有疼痛、发热扩张血管等作用。
×26.缓激肽具有疼痛、发热、扩张血管等作用
×27.宫颈息肉是一种肉芽肿性炎。
√28.炎症的变质性病变可以表现为:细胞水肿、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干酪样坏死等。
√29.病毒感染可引起患者的末梢血中白细胞计数减低。
×30.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引起患者的末梢血中单核细胞“核左移”。
×31.病毒感染通常引起患者的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2.白介素1(L-1)可以引起患者发热
√33.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以引起患者发热。
√34.阿司匹林可抑制环氧合酶活性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用于治疗疼痛和发热。
×35.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是一种纤维素性炎。
√36.趋化因子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
×37.脓肿灶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
√38.纤维素性炎可以发生于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
√39.疖是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
√40.速发型(I型)变态反应可引起患者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