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肉芽肿(Granulomaannulare,GA)是一种常见的肉芽肿性皮肤病,可合并许多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脂障碍和恶性肿瘤等。近期,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的MunJH医生报告了一例与肝细胞癌相关的副肿瘤性泛发型GA,现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患者男,71岁,背部和上肢无症状性红色丘疹和斑块3年(见图1)。患者无皮肤病个人史或家族史,3.5年前被诊断为中期肝细胞癌伴酒精性肝硬化和乙肝病毒感染。
图1背部播散性红色丘疹和斑块(A);腕部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B)
患者接受过多种抗肿瘤治疗包括经动脉栓塞化疗、立体定向放疗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其中索拉非尼在1.5年前癌症进展为晚期时开始使用。上述治疗使病情暂时完全缓解,但很快再次进展。目前患者拒绝任何积极治疗,仅接受支持疗法。
有趣地是,患者注意到他的皮损在癌症缓解期间消失。
皮肤活检显示真皮栅栏样肉芽肿性炎,伴围绕胶原束的组织细胞浸润(见图2)。根据这些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泛发型GA,随后接受了0.25%泼尼卡酯软膏治疗。
图2皮肤活检示表皮正常,真皮浅层栅栏样肉芽肿性炎(A);栅栏样组织细胞围绕胶原束(B)
病例学习GA是一种良性肉芽肿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肤色至红色环状丘疹,局限于手足背。GA包括4种亚型:局限型、泛发型、皮下型和穿通型。
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泛发型GA通常发生于躯干和四肢,与局限型相比,发病年龄更晚、分布范围更大、治疗更加困难。有些研究者认为GA与其他系统疾病有关,特别是糖尿病,也有合并恶性肿瘤如造血系统肿瘤和腺癌,但很少有合并肝病的报告。
文献报告中有肝细胞癌患者发生泛发型GA的病例,与本例相似,也表现为丘疹和环状斑块,但由于患者死亡而无法确立GA与肿瘤之间的时间关联。副肿瘤性GA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但在潜在性肿瘤缓解时自行消退。
副肿瘤性GA的可能机制包括肿瘤抗原诱发了免疫反应,导致肉芽肿性反应。
综上所述,在本例患者中,在肝细胞癌经索拉非尼治疗暂时缓解期间,泛发型GA损害消失,提示为副肿瘤性过程。因此,对于出现泛发型GA的老年患者,应警惕潜在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
参考文献:
ChoSI,YuDA,LeeJH,ChoKH,MunJH.ParaneoplasticGeneralizedGranulomaAnnulareinaPatientwith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nDermatol.;30(4):-.
编辑|Zoe、费肥肥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